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种牡丹

标题包含
种牡丹
新向坡头种牡丹,更开小径傍层坛。 先生倍费栽培力,俗子那容取次看。 应有司花来守护,更须插槿与遮栏。 何时一醉酬心赏,屈指春风半岁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俦(1078-1143),字寿老,南宋词人,浙江慈溪人。 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过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开发的土地上种植着鲜艳的牡丹花,另辟一条小路靠近多层的花坛。这些花儿需要老师们付出加倍的努力来培育,而那些世俗之辈是无福享受这份美好的。这些花朵需要专人守护和照料,还需要种植一些花卉作为篱笆防止破坏。什么时候能趁春风陶醉其中,欣赏这美丽的花儿,感受这半年的时间带来的宽慰呢?
去完善
释义
1. 坡头:山坡上; 2. 牡丹:植物名,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 3. 小径:狭窄的山路或小路; 4. 层坛:古代用以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坛; 5.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6. 俗子:凡庸的人; 7. 取次看:轻易地观看; 8. 司花:掌管花的神灵; 9. 插槿:种植木槿花; 10. 遮栏:遮挡用的围栏; 11. 心赏:内心的欣赏; 12. 屈指:弯曲手指计算; 13. 春风:春天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种牡丹”为题,抒发了对生活理想的热切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先,牡丹历来被赞誉为“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美好生活。而诗人却选择在新开发的坡地上种植牡丹,表现出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接着,诗人描述了在牡丹花旁开辟的小径和层层叠叠的台阶,暗示出他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不屈不挠的决心。同时,通过对比“先生”与“俗子”,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信念的坚守和对庸俗者的不屑一顾。此外,诗中还提及了守护牡丹花的“司花”和起到保护作用的槿树和栅栏,显示出诗人对牡丹成长环境的精心呵护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最后,诗人期盼能在春风拂面的某个时刻,陶醉于自己亲手创造的牡丹花海中,实现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整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坚定信仰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种牡丹》是宋朝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描绘牡丹花种植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118年至1142年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灭亡和南宋初立的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虞俦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金人的入侵。他的家乡在江西彭泽,距离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较远,使得他相对远离了政治中心,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园艺种植上。 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虞俦,虽然身处于战乱之中,但他仍然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这首诗,虞俦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以及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