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吟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
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
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
胸中若无有,未免作埃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乾坤:代指天地,这里表示宇宙世界。
2. 荏苒:原意是指草木旺盛生长,这里用来比喻时间消逝。
3. 事体:事物的情况或状态。
4. 因循:遵循旧例,这里指事情的处理方式一成不变。
5. 青春:春天,春季。
6. 白发新:白发新生,指人的年纪逐渐增长。
去完善
赏析
《万物吟》是北宋哲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哲理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精神内涵。
首联“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点明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紧密联系。天地间的万物都蕴藏在人的身上,天地并没有辜负人类的存在。这里体现了邵雍的“一身观宇宙”观念,即个体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相统一。
颔联“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表达了光阴易逝、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感叹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迁都在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诗人通过这一联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机。
颈联“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传达出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无奈之情。感慨青春已逝,又惊讶于新生的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痛惜之情。
尾联“胸中若无有,未免作埃尘”,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如果心中没有信念和理想,难免成为尘埃一般的存在。这句话鼓励人们在人生中不断追求进步,坚定信念,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万物吟》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诗人邵雍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前后,正值邵雍的壮年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邵雍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提出了“以道观物”的思想,而且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当时的文人名士交往甚密。
在诗中,邵雍通过对万物的吟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一时期,正值北宋中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邵雍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同时,儒家、佛家、道家等多元文化的交融,也为他的哲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