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江几间见刘小山诗卷
锦翻香字彩牋轻,折尽青青柳下亭。
半夜隔江风月冷,碧云深处是诗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彩色笺纸如同锦绣般翻飞飘香,翠绿的柳条在亭子周围轻轻摇曳。夜色深沉,半空中弥漫着江水和清风的寒意,在那遥远的碧云深处,一颗璀璨的明星正闪耀着诗歌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锦江":古代四川的一条河流,后常代指蜀地。
2. "香字":指诗词的优美词句。
3. "彩牋":彩色信笺,此处借指诗词作品。
4. "折尽":形容柳枝被全部折断。
5. "青青":指嫩绿的柳树。
6. "亭":亭子,这里用来表示送别之地。
7. "隔江":隔着一条江的距离。
8. "碧云":绿色的云彩,此处象征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9. "诗星":指诗人,这里是刘小山的比喻。
去完善
赏析
《赵清江几间见刘小山诗卷》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诗歌。首句“锦翻香字彩笺轻”以“锦”和“香”来形容纸张的色彩和质感,表现出诗卷的精致和珍贵。“翻”字则表达了诗人翻阅诗卷的动作,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第二句“折尽青青柳下亭”中的“折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离别意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场景。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出自己对友情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慨。
第三句“半夜隔江风月冷”描述了诗人在深夜时分的孤独心境。“隔江”表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地理距离,而“冷”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失落。这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氛围。
最后一句“碧云深处是诗星”中的“诗星”是对友人的赞美,表示他在诗人心中如同璀璨的星辰一般闪耀。“碧云深处”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内心深处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卷、离别、环境和友情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展示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清江几间见刘小山诗卷》是南宋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个时期韩淲正生活在浙江杭州一带。
在这个时间段内,韩淲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展现出文学才华,曾担任地方官员,后因家庭变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受到很高的评价,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人交往甚密。
在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然而,随着金兵南侵,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内乱加剧,民众生活日益艰难。在这个背景下,韩淲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