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宫中遗恨,如同翠叶凋零,每年春天,庭院的树木都会长出新的绿叶,却掩盖不住那深深的离别之愁。
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子也在黑暗中慢慢移动,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忧愁。
镜子已经暗淡,妆容也已经破碎,可是为什么头发仍然如此美丽呢?
铜制的神仙,泪水如同被清洗过一般,感叹带着盘子离开的人,已经无法储存那零落的露珠。
翅膀如同生病般颤抖,经历了世界的沧桑,已经无法承受阳光的照耀。
余音依然痛苦,独自保持清高,却瞬间变得凄凉悲伤。
想象着温暖的微风,柳树的丝线如同千万条。

去完善
释义
1. "一襟余恨宫魂断":这里的“宫魂”指的是宫女的灵魂,“余恨”表示宫女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这句意思是宫女的灵魂因为过去的遗憾而破碎。
2. "年年翠阴庭树":这里的“翠阴庭树”指的是庭院里的绿树,年年都郁郁葱葱。
3.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这里的“乍咽凉柯”表示树叶在风中颤抖,像是哭泣;“还移暗叶”表示树叶在阳光下移动,像是诉说。
4. "重把离愁深诉":这里的“离愁”表示离别的忧愁,“深诉”表示离愁深深地表达出来。
5. "西窗过雨":这里的“西窗”指西边的窗户,“过雨”表示下雨。
6.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这里的“瑶佩流空”表示瑶佩在空中飘荡,“玉筝调柱”表示玉筝在调音。
7.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这里的“镜暗妆残”表示镜子已经模糊,妆容也已经消失,“为谁娇鬓尚如许”表示为什么头发仍然如此美丽。
8. "铜仙铅泪似洗":这里的“铜仙”指的是铜制的仙人,“铅泪”表示泪水,“似洗”表示仿佛被清洗过。
9. "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这里的“叹携盘去远”表示感叹离别的距离遥远,“难贮零露”表示难以保存零落的露珠。
10.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这里的“病翼惊秋”表示病弱的翅膀在秋天感到寒冷,“枯形阅世”表示枯干的身躯经历了世界,“消得斜阳几度”表示斜阳照在了多少次。
11. "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这里的“馀音更苦”表示剩下的声音更加痛苦,“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表示独自抱着清高却变成了凄楚。
12. "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这里的“谩想薰风”表示空想微风,“柳丝千万缕”表示柳树的枝条像千万条丝线。

去完善
赏析
《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这首词以宫魂的哀怨为主题,通过对庭树、瑶佩、玉筝等景物的描绘,以及铜仙、病翼、枯形等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多舛和人生的无奈。全词意境深远,情感深沉,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齐天乐》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在南宋末年,朝廷腐败无能,战乱频仍,百姓疾苦。王沂孙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忧虑和悲痛。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79年左右,此时南宋已经濒临灭亡,蒙古大军南下,战火连天。王沂孙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南宋的小官,但在战乱中失去了官职,流落江湖。他的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战乱的残酷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都是王沂孙关注的重点。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