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
三峰烟霭碧临溪,中有骚人理钓丝。会友少于分袂日,
珍重韩君与高子,殷勤书劄寄相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座山峰环绕着一片碧绿的溪流,中间有一位诗人正在整理鱼线。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珍惜与韩君和高子的时光,通过书信传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这是一首抒发文人之间的友情的诗。以下是词句注释:
1. 谪居舒州:指诗人被贬谪到舒州这个地方居住。
2. 累:连续。
3. 韩高二舍人:此处指的是两位文人的官职。舍人,古代官员的一种称谓。
4. 三峰烟霭碧临溪:形容三位文人所处环境的优美。三峰,可能是指三个地方的山峰;烟霭,指云雾;碧临溪,形容清澈的溪流。
5. 中有骚人理钓丝:表示诗人与友人相聚在一起,闲暇时梳理钓鱼线,享受宁静的生活。骚人,指文人墨客;理,整理。
6. 会友少于分袂日: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比分别的日子还要少。意为朋友之间的聚会难得。
7. 珍重韩君与高子:表示诗人对韩君和高子的诚挚问候,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8. 殷勤书劄寄相思:用深情的书信寄托彼此的思念之情。殷勤,热情周到;书劄,书信。
去完善
赏析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舒州谪居期间,有幸结识韩高二位友人,尽管会面不多,却常常通过书信交流彼此的感情。“三峰烟霭碧临溪”一句借烟雾缭绕的青山绿水衬托出诗人对友谊的热爱和珍视;“中有骚人理钓丝”则暗示诗人以钓鱼喻朋友间的相聚时光。紧接着“会友少于分袂日”直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惋惜。最后两句则写出与韩高二位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相互之间寄书的频繁往来,表达了诗人在谪居期间对友情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是徐铉于北宋初年创作的律诗。在这段时间里,徐铉曾因犯错被贬到舒州,生活艰苦,远离家乡亲人。然而在这期间,他却得到了好友韩高和舍人二的帮助和鼓励。这首古诗以诚挚的感情抒发了对友情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墨客们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遭受贬谪。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友情却越发显得珍贵。徐铉在困境中得到了朋友的帮助,使得他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温暖,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写下了这篇寄托情感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也是古代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