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抛球乐辞二首

标题包含
抛球乐辞二首
歌舞送飞球,金觥碧玉筹。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 借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音乐和舞蹈伴随著飞球的传递,美酒与欢笑充盈整个宴会。夕阳下的凤凰楼阁里,管弦声和桃李花香交织。一生只愿沉醉在欢笑中,无忧无虑地度过时光。绚烂的花朵在眼前绽放,光影纷飞如画卷。在这梦幻般的场景下,无法看清那红烛照耀下的美丽彩球。借此时机表达出内心的渴望,愿在这巫山美丽的烟雨中共赴未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歌舞送飞球:意指宴会中有人表演抛掷绣球的游戏。 2. 金觥碧玉筹:金色的酒杯和碧玉制成的筹码。这里指代华丽的酒宴。 3. 管弦桃李月:形容音乐演奏在桃李花开的月光下进行。 4. 帘幕凤凰楼:富丽堂皇的楼阁内设有重重帘幕,象征华贵之气。 5. 一笑千场醉:形容宴会中宾主开怀畅饮,尽情欢乐的场景。 6. 浮生任白头:表示人生短暂,时光流逝,不如尽情享受当下。 7. 灼灼传花枝:花儿在传递过程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8. 纷纷度画旗:此处描绘宴会中的热闹场景。 9. 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意指大家在欢庆之时并未注意到绣球在蜡烛的映照下飞翔。 10. 借势因期克:借助宴会的机会与心仪之人相互表白心意。 11. 巫山暮雨归: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暗示美好的爱情故事。
去完善
赏析
《抛球乐辞二首》徐铉 1. 诗人描绘了欢乐宴会的热闹场景,金觥、玉筹、管弦、桃李月等元素展现出浓郁的气氛。用“浮生任白头”表明面对如此盛宴,人生短暂,不妨尽情欢乐,及时行乐。这首诗以欢快、喜庆的格调表现了世人的快乐与洒脱。 2. 此诗中的“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展现了花开繁盛、旗帜飞扬的场景,与宴会欢愉的氛围相呼应。“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通过红烛照亮彩球的视觉形象表达了众人沉醉其中的欢乐。而结尾句“借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归”则暗示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期待再次相聚的时刻,让诗歌在欢快的气氛中收尾,留下余音绕梁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抛球乐辞二首》为五代时期南唐词人徐铉所作。在公元937年至975年间,南唐先后经历了后主李煜、中主李璟的统治。这一时期的南唐,虽然在外交上致力于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但在内部却受到各种复杂问题的困扰,如土地兼并严重、官员腐败等。尽管如此,南唐的文化艺术却在当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书法、绘画、诗词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徐铉在其一生中,经历了从高官显贵到流放庶民的巨大转折。他曾为后主李煜的宠臣,但由于直言劝谏,惹怒了后主,被贬至偏远地区。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为其词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诸多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人生无奈的词篇,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便包括《抛球乐辞二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