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鹅池

标题包含
鹅池
空余青李与来禽,宝墨知谁是赏音。 未若山阴羽衣客,等闲犹识爱鹅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喻良能(1009年-1062年),字叔奇,号香山居士,又号锦里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喻良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天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成熟的李子伴随着来禽的香气,但谁知道谁能理解这如宝墨般的美丽篇章呢? 不如在山阴的女子中寻找知音,寻常的人们也能轻易体会到热爱天鹅之心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鹅池:诗题,借指文人的雅集之处。 2. 喻良能:宋代诗人。 3. 青李:水果名,即李子。 4. 来禽:果实名,即沙果。 5. 宝墨:珍贵的书画作品。 6. 赏音:知音,懂得欣赏的人。 7. 山阴: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8. 羽衣客:穿着羽衣的隐士,此处指王羲之。 9. 等闲:平常,轻易地。 10. 爱鹅心:王羲之喜爱白鹅的故事,相传他因为观赏群鹅舞蹈时得到书法创作的灵感。
去完善
赏析
《鹅池》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喻良能在欣赏书画之余,对于“山阴羽衣客”王羲之珍爱白鹅的往事产生了浓厚兴趣。诗句中的“空余青李与来禽,宝墨知谁是赏音”,可以理解为喻良能感慨于身边无人懂得欣赏书画的美好,而显得有些落寞。然而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到王羲之的故事,道出了“未若山阴羽衣客,等闲犹识爱鹅心”的主题:即使是在闲暇之时,王羲之依然能够理解并欣赏白鹅的美,就像人们需要珍视身边的美好事物一般。由此可见,诗人以王羲之的例子暗示自己对于古典文化的爱慕之情,同时也对身边缺乏知音感到些许无奈。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鹅池》是南宋诗人喻良能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中国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但文人士大夫们却沉溺于文艺消遣之中。 在这一年里,喻良能由于才学出众,被任命为校书郎。然而他在任期内并未得到重用,感到怀才不遇。尽管如此,喻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关心国家大事,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喻良能也不例外,他在闲暇之余喜欢练习书法,尤其是擅长楷书和行书。这首《鹅池》便是他在一次书写过程中灵感迸发而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