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
锦绣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
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月春光就像少年的时光,了解到大自然的造化最为美好。智慧的行为就是像柳絮一样顺其自然,道家的理念就是让花朵自然绽放布满枝头。华丽的园林就像天生的荣华富贵,神仙的院子月光显得格外清新奇特。愿这春天的三个月,天天都像春天一样美好,尽情游乐,不为世事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三月:指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二、三月。
2. 了知:完全了解,透彻理解。
3.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化育,此处喻指自然的创造力。
4. 儿嬉:儿童的游戏,此处比喻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5. 智行无事:智慧的行动,不事张扬,暗含“无为而治”的思想。
6. 道法自然: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
7. 花满枝:形容花朵盛开,压满枝头的美景。
8. 锦绣园林:指繁华美丽的园林景观。
9. 天富贵:寓意天赐富贵,生活富裕。
10. 神仙院落: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用以赞美美丽的环境。
11. 月清奇:月色清澈而奇特。
12. 老天长似春三月:意指希望自然界充满生机与活力,永远像春天的三个月一样美好。
13. 游嬉:游玩嬉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 不皱眉:表示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去完善
赏析
《三月》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对比三月春光与少年时光,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先,诗人用“智行无事”和“道法自然”的哲理来形容春天里的柳絮飘舞和花朵盛开,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接下来,诗人赞美了锦绣园林和神仙院落的美丽景致,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最后,诗人感慨如果老天长似三月的春天,人们就能在世间尽情游玩,无拘无束。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哲思和理想,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月》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阳春三月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许月卿生活于南宋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南侵,民不聊生。然而,尽管如此,许月卿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热爱自然,喜欢春天,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在阳春三月之际,许月卿外出踏青,欣赏美丽的春天景色。他在田野间看到了嫩绿的柳条、盛开的花朵和飞舞的蝴蝶,这些景象让他心情愉悦,灵感迸发,于是写下了这首《三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