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用赵资相韵
宗主人才郭子仪,门多将相蔚相辉。
托根小草秋榆宦,食叶长廊春棘闱。
报国自怜心事壮,忧时不觉梦魂飞。
平生此志非温饱,勋业从公问指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领导者的智慧来自郭子仪,门下众多将才和宰相闪耀光辉。
如同扎根在秋天的小草榆树,以官职服务国家;又如春天里的荆棘走廊,用才能开辟未来。
我怀抱着报效祖国的心事,忧虑时局不觉间梦中神驰。
这一生的心愿不是为了温饱,我的功勋事业只为国家找寻归属的方向。
去完善
释义
1. 宗主:宗族的支柱;此指诗人在宗族中的地位。
2. 郭子仪:唐朝著名将领,以军事才能著称。此处指有才华的人。
3. 蔚:茂盛。
4. 小草:喻指自己地位卑微。
5. 秋榆宦:指官职低微,不得志。
6. 食叶长廊:古乐府中有《食叶吟》,表示期望得到重用。此处借指在朝廷供职。
7. 春棘闱:比喻进入仕宦之门不易。
8. 报国:为国家效劳。
9. 壮志:远大的志向。
10. 忧时:忧虑时局。
11. 梦魂飞:形容梦境迷离。
12. 平生:一生。
13. 非温饱:不满足于基本的温饱生活。
14. 勋业:功名事业。
15. 从公:跟随众人。
16. 问指归:询问人生的目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为借镜的感怀之作。诗人先以“宗主人才郭子仪,门多将相蔚相辉”的描绘,表达了对于郭子仪之才德的敬重和赞颂。随后又通过“托根小草秋榆宦,食叶长廊春棘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自己尽管地位卑微,却仍然坚守信念、心怀壮志的品质。
接着,诗人用“报国自怜心事壮,忧时不觉梦魂飞”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以及愿意为祖国献身的壮志豪情。最后,诗人更是直抒胸臆:“平生此志非温饱,勋业从公问指归。”这一句,充分彰显了诗人超越世俗名利,只为国家百姓的伟大抱负。
整首诗节奏鲜明,激情四溢,诗人以豪放的手法,抒发了一腔壮志和家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鹿鸣用赵资相韵》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许月卿所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60年左右,正处于宋元之交,战争频发,国家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月卿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守气节,拒绝仕元。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取得成功。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和对战争的痛恨。
同时期,南宋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蒙古军队的铁蹄踏破了江南的锦绣河山。在这动乱的年代,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抗元事业,渴望挽救祖国的命运。许月卿作为其中的一员,用自己的笔抒发着对故土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