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留梦炎
山屋好中秋,中斋炯在眸。
中流谁砥柱,野水却孤舟。
上意甘盘甚,来迟季子留。
愿毋淹独乐,留相九重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赏月好中秋,中央书斋明亮映入眸。
谁能抵挡激流砥柱,荒野之水却让孤舟停留。
君王的意愿如同甘盘一样美好,季子到来时却已迟留。
希望不要沉溺于独自享乐,留下陪伴君王共享安康。
去完善
释义
1. 山屋:山中居所,这里指作者自己的住处。
2. 中斋:房间的中央,这里引申为主人居住的地方。
3. 中流:河流的中心位置,这里比喻国家政局的核心地带。
4. 砥柱:坚硬的石头,比喻能稳定局势的人物或力量。
5. 野水:乡村的水源,这里代指偏远的乡村地区。
6. 独乐:独自享受快乐,这里指作者在山中的隐居生活。
7. 留相:留下美好的景象,这里指作者期待留梦炎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8. 九重:天有九重,这里借指朝廷或皇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许月卿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诗人以“山屋好中秋”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中秋景象,接着用“中斋炯在眸”表达自己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中流谁砥柱,野水却孤舟”,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
诗人对友人留梦炎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古代的贤能之士一样,为国家分忧解难,“上意甘盘甚,来迟季子留”。最后两句“愿毋淹独乐,留相九重休”则是作者对友人的恳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沉迷于个人的享乐,而要担负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留梦炎》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5年,即南宋度宗咸淳元年。这一年,元军攻破襄阳,南宋形势岌岌可危。此时,诗人许月卿正生活在战乱与动荡之中。
在创作这首诗时,许月卿已年至古稀。他曾任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员,历任国子监祭酒、秘书省校书郎等职。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衰落,他被迫退居山林,过上了隐逸生活。在《寄留梦炎》中,许月卿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蒙古帝国不断南侵,疆土日渐沦陷。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月卿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他在《寄留梦炎》一诗中,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