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月

标题包含
明月
明月天双鉴,清湖地万弓。 人行杨柳外,身在画图中。 天阔双眸快,楼高万象融。 故山应更好,杨柳映芙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和天空互为镜子,清澈的湖面与大地如万张弓箭。行走在垂柳之外,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天地广阔,让人双眼愉悦;高楼耸立,万物融洽其中。故乡的山川应该更加美好,柳树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明月天双鉴:明月,指天空中的明亮月亮;双鉴,比喻月光如明镜般照亮大地。 2. 清湖地万弓:清湖,清澈的湖泊;地万弓,形容湖面上倒映出地面的景物,如万箭齐发般景象。 3. 人行杨柳外:人行,行人行走;杨柳,杨树和柳树,此处指道路两侧的树木。 4. 身在画图中:画图,图画,这里指诗人身处的美景仿佛是画卷中的世界。 5. 天阔双眸快:天阔,天空开阔;双眸,双眼;快,舒畅。 6. 楼高万象融:楼高,高楼耸立;万象融,指各种景物融合在一起。 7. 故山应更好:故山,诗人故乡的山山水水;应更好,诗人想象故乡的山河美景更加美好。 8. 杨柳映芙蓉:杨柳,杨树和柳树;芙蓉,荷花。这句描绘了杨柳与荷花的美丽景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诗。诗人在观赏明月和清湖时,运用了“天双鉴”和“地万弓”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天空与地面的景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感。接下来,诗人通过“人行杨柳外”和“身在画图中”进一步描绘了人与景的关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在描写天空的辽阔时,诗人使用了“天阔双眸快”一句,表达出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而在描述高楼与万象的关系时,诗人运用“楼高万象融”,将高楼与周围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他以“故山应更好”为基础,通过“杨柳映芙蓉”的景象,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田园风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透露出他深厚的乡土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月》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许月卿晚年时期创作的。 在南宋末年,许月卿的人生际遇颇多波折。他曾历任州县官吏,但因时局动荡,多次被贬谪。他还曾参加抗金斗争,但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家国之情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对明月这一意象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面临着金、蒙两股强大势力的侵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月卿以明月为寄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