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山长谒皮参政
授钺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旗常。
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
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
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授钺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旗常。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译文:赐予武艺是为了在故乡更好地保护百姓,公德之心让我不愿贪恋权力和地位。面对升迁的诱惑,我内心惶恐却难以避免;而在民间渡口度过平淡生活,才是长久之道。羡慕李白以平民身份游历山水,反观自己鸡鸣狗盗之辈,真是羞愧难当。未来的日子里,若有机会进入朝廷,穿上华服,我将不忘为民之心;但即便身着简朴的乡野之服,也能在道旁拜见贤达之人。
去完善
释义
1. 授钺:授予兵器,这里比喻孙山长被任命为军事长官。
2. 天教:天意安排。
3. 锦故乡:指故乡繁华,如锦绣般美丽。
4. 公心泉石:喻指孙山长的公正无私如同泉石一般高洁。
5. 不旗常:意为行事不按常规。
6. 沙堤:指的是沙漠中的道路。
7. 野渡:荒郊野外的渡口。
8. 安能:怎么能够。
9. 顾予鸡犬:顾看我的家园,谦称自己的住处简陋。
10. 愧旌阳:此处使用汉代王霸自称“河阳布衣”的典故,表示自己无德无能。
11. 衮衣:古代诸侯所穿的礼服。
12. 野服:乡村服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许月卿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友人孙山长的敬意与祝愿。开篇两句“授钺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旗常”意指孙山长出身乡野而得高位,他那公正无私的心性正如山林泉石般清高,暗示了友人的品行与才干。第三、四句则表达了对友人在政治道路上的期待,“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意味着在官场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但孙山长凭借自身品质定能披荆斩棘,不会长久地隐退。接下来的第五、六句“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则是对孙山长的赞美,将他与唐朝名臣子仪相比,表达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像他那样有所作为表示惭愧。最后两句“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则表达了作者的祝愿,希望孙山长能够在春风吹拂中步步高升,即便穿着朴素的衣服也能受到尊敬,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孙山长谒皮参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朝的侵略之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南宋朝廷无力抵抗蒙古铁骑,被迫南迁,最终在厓山海战中全军覆没,宣告了南宋的灭亡。
在这段时间里,诗人许月卿的个人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吏部郎中等职务,但因忧国忧民,直言敢谏,多次遭到贬谪。在南宋灭亡后,他辞官归隐,从事教育和诗歌创作。他的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这个特殊时期,许月卿创作了这首诗《送孙山长谒皮参政》。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孙山长的勉励和期望,希望他能积极向当权者进言献策,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贡献力量。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