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滕推游朱绯堂二首 其一
当日朱绯梦,荒烟化鹤城。
斜阳边草色,深树里禽声。
欲雨路微湿,出云山半青。
神游应故里,只欠爱翁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天我梦见红色的朱砂,荒凉的烟雾化作了鹤城。
夕阳照在边上的草丛上,深色的树林里传来鸟鸣。
快要下雨的路上有点湿润,远处的山峦半青半翠。
仿佛来到了故乡,只差一个爱翁亭了。
去完善
释义
1. "朱绯堂":字面意思为红色宫殿,这里指诗人游览的地方;
2. "滕推":即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唐代江南名楼之一,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3. "荒烟化鹤城":此处"化鹤城"应指传说中的一座城池,"荒烟"是指荒芜的烟雾,诗句描绘的是一片荒凉的场景;
4. "斜阳边草色":夕阳照耀下的草地;
5. "深树里禽声":树林深处的鸟叫声;
6. "欲雨路微湿":即将下雨时的道路湿润;
7. "出云山半青":云雾缭绕的山腰部分显露出的绿色;
8. "神游应故里":诗人精神遨游回到了故乡;
9. "只欠爱翁亭":诗人缺少一个像爱晚亭那样的地方休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朱绯堂”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古迹、自然的景色和天空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留恋。诗中的“梦”、“化鹤城”等词句,传达了作者对故里的怀念之情。结尾两句则流露出诗人渴望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心情,体现了诗人与友情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滕推游朱绯堂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当时许月卿担任县令一职。在这个时期,许月卿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既有任职的荣耀,也有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的挫折。这种人生的起落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许月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士人,他以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积极参与朝政,试图挽救国家危亡。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反而受到了排斥和打压。这种人生的困境和时代的悲哀,都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和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