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日
霜日步行迟,云山履历长。
芦花相逊揖,松树自宫商。
竹动鸣珂里,桃成衣锦乡。
水边篱落好,一夜玉为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日子里行走得慢,遍历绵延的山川。
芦花在风中摇曳如同互相致意,松柏自然发出悠扬的声音。
竹林间风吹过,如同响起了玉佩的声音,桃花盛开的地方,宛如繁华的都市。
在水边的篱笆墙旁,美好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夜之间仿佛一切都变得美好如斯。
去完善
释义
《霜日》许月卿
1. 霜日:寒冷的冬日。
2. 步行迟:走路速度慢。
3.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
4. 履历:经历过的路程。
5. 芦花:芦苇的花絮。
6. 相逊揖:相互谦逊礼让。
7. 松树:常绿乔木。
8.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宫音和商音,这里指松树的形状如同音乐般的和谐。
9. 竹动:风吹过竹林的声响。
10. 鸣珂:马勒上的响铃。
11. 桃成衣锦乡:意指桃树开花时,景色美丽如锦绣之乡。
12. 水边篱落:水边的农家院落。
13. 一夜玉为堂:一夜之间庭院如玉砌般美好。
去完善
赏析
《霜日》这首诗描绘了霜冻之日大自然的景象与氛围。诗人通过观察霜冻日的各种自然景物,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拟声等修辞手法,赋予这些景物以生命力和个性。
首联“霜日步行迟,云山履历长”,描写了诗人走在霜冻之日,感受到天气寒冷、大地被霜覆盖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行程的漫长。
颔联“芦花相逊揖,松树自宫商”,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芦花和松树人格化,赋予了它们谦逊的品格和诗意的韵味。其中,“宫商”是中国古代音乐术语,这里用来形容松树的苍劲挺拔,寓意松树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
颈联“竹动鸣珂里,桃成衣锦乡”,描述了竹林摇曳生姿,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而桃花盛开则形成了一片锦绣世界。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水边篱落好,一夜玉为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画面,篱笆落在水边,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玉为堂”是比喻的手法,意味着乡村的美好景致如同一座华丽的大厦。整首诗以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作为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日》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许月卿(约1207-1280年),字星空,又字岩夫,号泉山子,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县),生于河北蔚县,南宋理学家、诗人。
在诗人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南宋都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北方金朝日益强大,南方则内忧外患不断,而宋室朝廷却昏庸无道,官员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深重。目睹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困苦,许月卿忧心忡忡。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霜日》一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看到秋天的白霜覆盖大地时的内心感受。他联想到国家的处境,仿佛也像这秋天的大地一样,充满了危机。同时,他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度过困境,迎来春天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