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飘洒的细雨润泽着茂密的竹林,片片随风飘落的花瓣使绿叶显得更加浓郁。贫穷和痛苦使我深感寂寞,纷繁的忧虑搅乱了我的梦境。远方的山岭阻隔着我们的联系,江水悠悠却难以抚慰我心中的思念。因为有了琐事无法分身,我在悠闲中渐渐老去。
去完善
释义
1. 纷纷雨竹翠森森:“纷纷”指竹子被雨水打湿后的样子;“翠森森”形容竹子翠绿茂盛的景象。
2. 点点风花落绿阴:“点点”表示落花稀疏的样子;“绿阴”指绿树底下的阴凉处。
3. 贫恨苦吟穷寞寞:“贫恨”是贫困的苦恼;“苦吟”意为反复推敲诗句;“穷寞寞”描述作者在贫穷中的孤独心境。
4. 乱愁牵断梦沉沉:“乱愁”表示烦恼忧愁交加;“牵断”意味着思绪连绵不断;“梦沉沉”描述梦境沉重。
5. 昏昏岭隔重重信:“昏昏”意为模糊不清;“岭隔”指山脉阻隔;“重重信”表示消息传达困难。
6. 渺渺江如寸寸心:“渺渺”形容江水悠远的样子;“寸寸心”表示心情沉重。
7. 因有事情闲默默:“因有事情”指因为某些事;“闲默默”指静静地思考。
8. 我于疏拙老骎骎:“疏拙”指作者性格率真;“老骎骎”指年岁渐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书怀》,是明朝著名学者、诗人朱权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之际,身世坎坷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描绘了风雨中的竹林和落花,翠竹在风雨中摇曳生姿,落花在风中飘零,画面生动且富有意境。这一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深沉哀婉的氛围。
颔联通过“贫恨”与“苦吟”的对照,以及“乱愁”与“梦沉”的联系,表现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痛苦。其中“穷寞寞”与“梦沉沉”是对仗工整的对句,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困境中的孤独感。
颈联通过对空间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家人、故土之间的遥远距离。“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因故无暇顾及其他事物的无奈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年华老去的事实。其中的“疏拙”一词表明了诗人的谦逊态度,而“老骎骎”则揭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本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将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离愁别绪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怀》是明朝时期著名诗人朱权的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正是朱权的青年时期。在这个时期,朱权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宁王,地位显赫。然而,他并没有沉迷于荣华富贵,而是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明朝初年,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朱权作为皇室成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这使得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作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
《书怀》这首诗歌通过对“独步秋江”、“夜雨闻砧”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和无奈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可能源于他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也可能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朱权作为一个皇室贵族,在面对人生困惑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