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池添种荷花
累石防花拾弃材,凿池种藕白余苔。
游鯈剩喜波光阔,飞鹭似知人意来。
已见圆荷浮小叶,正须细雨熟黄梅。
莫言旧隠无多景,一派清泉手自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堆砌石头防止花朵凋谢,捡起丢弃的木材进行再利用。
挖掘池塘种植莲藕,覆盖着大片白色苔藓。
波光粼粼中留下游鱼欢快地游动,飞翔的鹭鸟仿佛能领会人的心意飞来。
已经见到圆圆的荷叶漂浮在水中,正是需要绵绵细雨让黄梅成熟的时候。
别说以前的隐居生活没有多少美景,这一派的清泉完全出自自己的亲手打造。
去完善
释义
1. 累石防花拾弃材:"累石"指堆砌石头;"防花"即防止花儿受损;"拾弃材"意指收集丢弃的木材。这里可以理解为修建荷花池时,为了防止泥土流失而堆砌石头,同时收集丢弃的木材以便利用。
2. 凿池种藕白余苔:"凿池"即挖掘池塘;"种藕"是种植莲藕;"白余苔"是指白色的青苔。这句诗意味着在挖掘好的池塘里种植莲藕,同时将白色青苔清理干净。
3. 游鯈剩喜波光阔:"游鯈"是一种小鱼,这里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剩喜"表示非常高兴;"波光阔"描述了水面波光的宽阔景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在生活、优美环境的喜悦之情。
4. 飞鹭似知人意来:"飞鹭"指的是飞翔的鹭鸟;"似知人意来"意为鹭鸟似乎理解人的心意,飞到此处。这句诗意味着鹭鸟似乎能感知人的情感,选择在此地栖息。
5. 已见圆荷浮小叶:"已见"表示已经看到;"圆荷"指荷叶,因形状圆形而得名;"浮小叶"是形容小荷叶漂浮在水面上。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已经看到荷叶逐渐展开,漂浮在水面上。
6. 正须细雨熟黄梅:"正须"表示正好需要;"细雨"指微小的雨;"熟黄梅"指的是成熟的黄梅果。这句诗意味着此时正好需要一场细雨,使黄梅果更加成熟美味。
7. 莫言旧隠无多景:"莫言"是请不要说的意思;"旧隠"代表以前隐居的地方;"无多景"表示没有多少风景。这句诗提醒我们不要认为过去隐居的地方风景不多。
8. 一派清泉手自开:"一派"表示一股水流;"清泉"指清澈的泉水;"手自开"意味着亲手打开水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亲自挖掘出清澈的泉水,为荷花池提供水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亲手营造夏日荷塘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卷。首先,“累石防花拾弃材”一句描述了诗人为了栽培荷花而精心垒砌石头、捡拾废弃材料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荷花的珍视以及他亲手营造美景的决心。接下来,“凿池种藕白余苔”则形象地描绘了在池塘中种植莲藕的场景,白色的莲藕与绿色的青苔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紧接着,“游鯈剩喜波光阔,飞鹭似知人意来”两句则以游鱼和水鸟的活动为点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动态感。诗人以游鱼的欢快和白鹭的翩飞来暗示他自己对此景的喜爱,同时也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机。而后,“已见圆荷浮小叶,正须细雨熟黄梅”则是对炎炎夏日里荷花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期待着黄梅雨的到来,以便让荷花更好地生长。最后,“莫言旧隠无多景,一派清泉手自开”以抒情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营造的美景的自豪之情,同时寄予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凿池添种荷花》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的庭院里开凿池塘、种植荷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许及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时代。他在官场沉浮多年,但一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漫长的岁月中,他逐渐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黑暗,开始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当时,许多士大夫都在自己的家园开辟池塘,种植荷花,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许及之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开凿了一个池塘,种上了荷花。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