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丞题阳家洞
溪缭飞虹听不潺,山雕翠玉望来寒。
门墙面水临桥静,今古无虞枕自安。
桐帽椶鞋非巧伪,花朝月夕几团栾。
个中习尚元淳厚,论性空烦喻决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溪如彩虹般蜿蜒曲折,聆听着潺潺流水声,山中雕刻有翠绿如玉的风景,眺望过去感到丝丝寒冷。门前墙边贴着水面,临近桥梁显得静谧无比,从古至今这里没有忧虑和危险,人们枕着安稳入睡。戴着桐树帽、穿着棕鞋并非炫耀技巧与矫饰,而是在花朝月夕之时共度欢乐时光。这里的习惯非常淳朴深厚,谈论天性时不需要借助湍急的河流作比喻。
去完善
释义
1. 陈丞:这里指陈绎,时任江阴知县,有政绩。
2. 阳家洞:在江苏江阴市。
3. 溪缭飞虹:形容溪流曲折蜿蜒。飞虹,指瀑布。
4. 潺:形容水流声。
5. 山雕翠玉:形容山峰形状像雕刻的绿色玉石。
6. 无虞:没有忧虑。
7. 枕自安:安然入睡。
8. 桐帽椶鞋:古代隐士的服饰。
9. 花朝月夕:美好的时光。
10. 个中:这里。
11. 习尚:习俗风尚。
12. 元淳厚:原本就淳朴厚道。
13. 论性空烦喻决湍:谈论性情没有必要烦劳比喻汹涌的流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两句“溪缭飞虹听不潺,山雕翠玉望来寒”,通过对溪水、飞虹、青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美与宁静。接下来的“门墙面水临桥静,今古无虞枕自安”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门前流水潺潺,桥上静谧无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桐帽椶鞋非巧伪,花朝月夕几团栾”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他穿着朴素的衣物,欣赏着四季的美景,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最后两句“个中习尚元淳厚,论性空烦喻决湍”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这种淳朴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真实的,不需要过多的议论和比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美好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