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寓怀
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
野云行止谁相待,明月襟怀祗自知。
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
牵情景物潜惆怅,忽似伤春远别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雨后天晴,洒洒声传来的岸边;旅人在亭中,风吹过衣袖缓缓飘动。
远方的云朵悠然来去,等待谁的相会?只有明月和襟怀自己知道。
独自一人沿着溪边小路低声吟咏,花儿悄悄在冬末枝头绽放微笑。
景物勾起情思暗自惆怅,忽然间好像感伤春天的离别之愁。
去完善
释义
1. 洒洒:水流声,这里指滩水声。
2. 晚霁:天刚放晴的时候。霁,雨后天晴。
3. 野云:即云朵,此指大自然中的景象变化。
4. 行止:行走或停留。
5. 相待:等待,期望。
6. 祗自知:只有自己知道。祗,仅仅;只。
7. 无伴:没有伙伴。
8. 偶吟:偶然吟咏。
9. 溪上路:溪流边的小路。
10. 有花:意指春天即将到来。
11. 腊前枝:梅花等冬季开放的花卉。腊,古代农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
12. 情物:充满情感的事物,指眼前的景色。
13. 潜惆怅:暗自感到忧愁。潜,暗暗地;悄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客舍寓怀”为题,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寥之情。首先,“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晚晴时分,江滩水声阵阵,客亭中诗人衣袂飘飘,展现出一种漂泊不定、孤寂无奈的心境。接着,“野云行止谁相待,明月襟怀祗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他渴望与亲人团聚,却只能独自面对这寂寥的夜晚。
而后,“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这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虽然无人陪伴,他却仍能欣赏到溪边的美丽风景,而那些花儿仿佛也在偷偷地嘲笑他的孤独。最后,“牵情景物潜惆怅,忽似伤春远别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他看着眼前的景物,不禁想起了与亲友的离别,心中充满了惆怅。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所感,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如同伤春一般,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