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绍兴朝会十三首 三举酒用《瑞粟呈祥》。

标题包含
绍兴朝会十三首 三举酒用《瑞粟呈祥》。
至治发闻惟馨香,播厥百谷臻穰穰。 农夫之庆岁其有,禾易长亩盈仓箱。 时和物阜粟滋茂,嘉生骈穗来呈祥。 自今以始大丰美,行旅不用赍糇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治理国家只须有良好德行,多种庄稼便能丰收兴旺。农民欢庆丰年稻禾茂盛,遍地都是金黄色的稻谷堆满粮仓。天气平和万物富足,稻谷繁殖茂盛。吉祥的禾苗成长茁壮,结成双穗带来祥瑞。从今开始便是丰收的美好时光,出行的人不再需要带着干粮。
去完善
释义
1. 至治:最好的治理状态。 2. 发闻:流传。 3. 唯馨香:只有香气。 4. 厥:代词,相当于“那个”。 5. 百谷:各种谷物。 6. 臻:达到。 7. 穰穰:丰收的景象。 8. 农妇:农民。 9. 其有:谓多有。 10. 禾易:禾苗容易。 11. 长亩:指庄稼丰收。 12. 盈仓箱:充满仓库。 13. 时和:四季和顺。 14. 物阜:物产丰富。 15. 滋茂:增长繁茂。 16. 嘉生:美好的生产。 17. 骈穗:并排的稻穗。 18. 呈祥:展示吉祥。 19. 以始:开始。 20. 大丰美:大丰收。 21. 行旅:行走的路人。 22. 不用:不需要。 23. 赍:携带。 24. 糇粮:干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绍兴朝会十三首 三举酒用《瑞粟呈祥》。》郊庙朝会歌辞是诗人对农业丰收的赞美与祈福。开篇两句“至治发闻惟馨香,播厥百谷臻穰穰”,诗人表达了国家治理得当、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强调了粮食的丰收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农夫之庆岁其有,禾易长亩盈仓箱”描绘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场景,体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和物阜粟滋茂,嘉生骈穗来呈祥”则表现了丰收的景象,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最后,诗人在“自今以始大丰美,行旅不用赍糇粮”中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暗示出粮食生产充足,人民生活富足。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朝会十三首 三举酒用《瑞粟呈祥》。》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陆游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始于公元1158年(南宋绍兴二十八年),正值南宋抗金战争期间。这一年陆游以进士的身份进入官场,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在陆游生活的时代,南宋面临北方金国的巨大压力,国家领土被分割,人民生活困苦。陆游积极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恢复中原。然而,当时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激烈,陆游因主张抗战而被主和派排挤,屡遭贬谪。 在这一时期,陆游创作了《绍兴朝会十三首》等一系列诗歌,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对“瑞粟呈祥”这一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中的无奈与愤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