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霜天晓角

标题包含
霜天晓角
倚花傍月。 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潜(1196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吴潜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为南宋名臣吴柔胜。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公元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依偎着鲜花,靠近明月。 在花丛中的歌声响彻夜空。 最美的月色穿过花瓣,花朵和月亮都被香气浸润,令人叹为观止。 双溪的秋月皎洁如洗。 那艘挂满桂花的船什么时候会起航? 明天就要在这异乡送别朋友,诸多的事情,暂时先不去想吧。
去完善
释义
倚花傍月:倚靠着花儿,靠近着月亮,描绘出美好的景致。 花底歌声彻:在花丛之下的歌声传得很远。 最好月筛花影:最好的景象是月光透过花影。 花月浸:月亮和花朵相互映照。 香奇绝:形容香气非常奇特美妙。 双溪秋月洁:双溪的秋月明亮皎洁。 桂棹何时发:桂树的枝叶何时发芽生长。 客里明朝送客:在旅途中明天还要送别友人。 多少事、且休说:很多事情先放一放,暂时不说了。
去完善
赏析
《霜天晓角》这首词以花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倚花傍月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花底歌声的描绘又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接下来的“月筛花影”更将这种意境推向了高潮,月光穿过花瓣洒落下来,花香四溢,美不胜收。 下片则以双溪秋月和桂棹作比,表达了词人对家乡和友情的思念。而最后一句“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则透露出了作者身世浮沉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世事沧桑的感叹,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吴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宋室濒临灭亡之际。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吴潜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忧心忡忡。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曾一度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这使得他对人生际遇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在《霜天晓角》这首词中,吴潜以深秋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他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悲痛。通过对寒霜、落叶、衰草等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他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渴望重整山河的壮志豪情。 总的来说,《霜天晓角》这首词是在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吴潜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人生波折,以及他在面对家国之悲时的深沉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