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维扬怀古

标题包含
维扬怀古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歌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尤其令人感怀的是那些多情的汴堤垂柳,每到春天它们依旧枝叶婆娑,甚至引来栖息的乌鸦相伴。
去完善
释义
汴堤: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时沿岸种植大量柳树,以供观赏。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萧条,展现了扬州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首联以“昔繁华”和“接紫霞”描绘出隋炀帝时期的极尽奢华,奠定了怀古基调。颔联则进一步点明这种奢靡带来的后果,“玉树歌残”暗示亡国之音,“锦帆归去已无家”则暗喻王朝覆灭后的凄凉。颈联将视野扩展至整个城市,用“楼台”、“芳草”、“风雨”、“落花”等意象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尾联聚焦于汴堤柳这一细节,借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反衬人事的短暂易逝,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无限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流露出对岁月流转、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作者曾棨在游览扬州(古称广陵、维扬)时有感而发。彼时的扬州早已不复隋唐时期的盛况,但其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仍深深触动了诗人。曾棨追忆起隋炀帝时期扬州的繁华以及后来的衰败,不禁感慨万千。隋炀帝为了享乐,在扬州建造了奢华的行宫,并频繁南巡,最终导致国力衰竭。诗中的“玉树歌残”、“锦帆归去”等句,既是对那段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叹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