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柳色烟光正鬭青,桃花落尽杏花惊。
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簷前滴到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如诗般斗艳,桃花已落,杏花惊奇。微风穿过窗户闯入,雨滴沿屋檐滴到天明。
去完善
释义
1. 柳色:指柳叶的颜色。这里借指柳树。
2. 烟光:烟雾笼罩下的光线。这里形容春天的景色。
3. 正鬪青:正在争艳的绿色。这里形容春天柳树与其它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
4. 桃花:桃树的花。这里借指桃花盛开的景象。
5. 落尽:完全凋谢。这里描述桃花的凋谢过程。
6. 杏花:杏树的花。这里借指杏花开花的景象。
7. 惊:惊讶,这里指人们对杏花开放的反应。
8. 窗眼:窗户。这里用来形容风的进入方式。
9. 簷前:屋檐下。这里用来形容雨滴的位置。
10. 滴到明:形容雨水滴滴答答地滴落在屋檐下,直到天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烟雨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象和风雨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乡村图景。首句“柳色烟光正鬪青”描述了柳树在烟雨中显得格外翠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的“桃花落尽杏花惊”则形象地表达了桃花凋谢、杏花开放的春天场景。接下来的“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簷前滴到明”两句,作者通过对风雨的细腻刻画,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丝丝清风拂面,雨滴从屋檐滴落的画面,从而让读者沉浸在这个宁静美丽的春晨之中。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生动的描绘和舒缓的节奏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流露出诗人的闲适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雨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描绘春天雨景的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正是南宋王朝历经沧桑、内外交困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作为一名道士,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士大夫,与他们探讨道学,交流诗歌创作心得。
在这个时代,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民众生活困苦。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白玉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变化,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春雨》这首诗就是他在春雨绵绵的季节,有感而发写下的作品。
在春雨这首诗中,白玉蟾通过对春雨滋润万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即生活中尽管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所处时代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首诗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