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朱槿花

标题包含
朱槿花
朝开暮落自篱头,此种南来翠叶稠。 辇致一壶舒数艳,时当三伏眩双眸。 麝香藤畔遗丹椀,叶莉窠边吐绵毬。 凉月在天天似水,深红独照满堂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开放傍晚凋落在篱笆头上,这是来自南方的绿色叶子茂盛的品种。用一个小壶装运可以欣赏到多种艳丽的花朵,在三伏天里让人眼前一亮。麝香藤旁遗留着一个红色的碗,而叶莉窝边则吐露着柔软的棉球状花朵。凉爽的月光照耀如同水一样透明,满地的红叶犹如秋天的微光。
去完善
释义
1. 朱槿:又称为扶桑、大红花等,是一种锦葵科木槿属的植物。 2. 朝开暮落:指朱槿花开花时间较短,早晨开花,傍晚就凋谢了。 3. 自篱头:在篱笆旁自然生长。 4. 南来:南方来的植物,这里指的是朱槿花从南方引进到北方。 5. 翠叶稠:翠绿的叶子繁茂密集。 6. 辇致一壶:用器皿搬运过来一盆。 7. 三伏:三伏天,中国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 8. 麝香藤:一种植物,香气似麝香。 9. 丹椀:红色的碗状容器。 10. 叶莉窠:叶莉的巢穴,叶莉是一种昆虫。 11. 吐绵毬:形容花朵饱满如绵球。 12. 凉月:明亮的月光。 13. 深红:颜色最深的红色。 14. 满堂秋:整个屋子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朱槿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诗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槿花在炎炎夏日中带给人们的清凉之感。同时,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赋予了朱槿花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槿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从诗人的其他作品以及历史背景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 董嗣杲是一位南宋末年的诗人,他的诗作主要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在南宋末年,朝廷腐败,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董嗣杲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篇,如《朱槿花》等。 《朱槿花》这首诗描绘了朱槿花在炎炎夏日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朱槿花》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苦难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朱槿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