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閒望
红尘无处不諠哗,独上江楼四望赊。泥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吟罢凭栏心更逸,海风吹断暮天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繁华的尘世中到处都是喧闹声,我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向远方眺望。看到一位来自山林寺庙的僧人正在返回自己的住处,还有在渡口等待船只的人们站在沙滩上。远方的云朵掩盖了岛上的猴子啼叫声,而竹林里藏着一家酒馆。在此诗诵完之后,倚靠着栏杆,心情格外舒畅,海风吹散了傍晚天空的晚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楼:指高楼或者江边的小亭子。
2. 闲处望:在闲暇时远眺。
3. 红尘:尘土飞扬的繁华世界。
4. 四望赊:视线看得很远。
5. 泥水僧:指的是即将回寺庙修行的和尚。
6. 待船人:等待船只的人。
7. 岛外:岛屿之外。
8. 啼猿树:形容树林茂密的样子。
9. 竹锁桥边:竹林深处的小桥。
10. 海风:从海洋吹来的风。
11. 暮天霞:夕阳映照天空时的彩霞。

去完善
赏析
《江楼闲望》是北宋诗人赵令畤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作。在这首词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繁华。
开头两句“红尘无处不諠哗,独上江楼四望赊”,既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在喧嚣中的孤独与宁静。在这里,诗人独自登上江楼,俯瞰着红尘中的热闹,心中却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境界。
接下来的四句,“泥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云藏岛外啼猿树,竹锁桥边卖酒家”,诗人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泥水僧、待船人和啼猿树、卖酒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
最后两句“吟罢凭栏心更逸,海风吹断暮天霞”,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欣赏美景之后的愉悦心情。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感叹不已,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海风吹过,晚霞漫天,更是为这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令畤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作品《江楼閒望》创作于公元1085年左右,这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北宋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扰,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后,社会矛盾激化,国家财政紧张,民众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期,赵令畤本人也在政治生涯上经历了起伏。他曾经因为支持新法而受到重用,但随着新法的失败,他也受到了牵连,被贬谪到外地。这使得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在《江楼閒望》这首诗中,赵令畤以悠闲的笔触描绘了江楼之上的景致,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的“水天空阔”、“月影动摇”等景象,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种看似悠闲的心态,实则蕴含着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