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经乌石舖

标题包含
重经乌石舖
夹屋青松翠霭中,去年经此亦匆匆。 重来乌石冈头路,依旧松声带晓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时(1053年-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门立雪”典故的主人公。 杨时自幼聪颖好学,于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历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在任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夹着青色松树的小屋里,翠绿的水汽笼罩在周围;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曾匆匆经过这里。再次来到乌石山的山路上,依然可以听到清晨的松声和清风。
去完善
释义
1. 乌石铺:地名,位于今安徽省祁门县境内。 2. 夹屋青松翠霭:描述了乌石铺周围的景色,意为房屋两侧种满青松,四周环绕着浓重的雾气。 3. 带晓风:指松树在清晨的微风中摆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杨时的《重经乌石舖》描绘了故地重游的情景,通过对景物、时间和声音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夹屋青松翠霭中”形象地展现了乌石舖周围的环境:绿树成荫,青松环绕,仿佛置身于翠绿的烟雾之中。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也突出了乌石舖的美丽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去年经此亦匆匆”,回顾了自己去年的匆匆经过。“匆匆”一词暗示了诗人忙于事务,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这一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此刻心境的转变,他决定停下来仔细欣赏眼前的美景。 诗的后两句“重来乌石冈头路,依旧松声带晓风”,则是诗人对重回故地所见所闻的描述。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声响。诗人以“依旧”强调了自己再次经过乌石舖时,周围的景色和声音依然如故。同时,“带晓风”则表达出时间的流转,表明新的一天已经来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重经乌石舖的所见所闻,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的感慨。通过对季节更替、岁月沧桑的感悟,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重经乌石舖》,是南宋诗人杨时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乌石铺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中期。这个时期正值宋朝南渡之后,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杨时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杨时在南宋时期的人生命运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抒发爱国情怀和感叹人生际遇的诗篇,如这首《重经乌石舖》。 在杨时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民生疾苦。这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感到痛心疾首,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杨时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乌石铺的重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