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一样檀心半卷舒。
淡黄衫子衬冰肤。
细看全似那人姝。
枕里芳蕤薰绣被,酒中馀馥溢金壶。
不须频嗅惹罗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檀木般的心扉轻轻展开。
淡黄色的衣衫衬托出她白皙的肌肤。
细细端详,她像极了那位美丽的女子。
枕边的香气弥漫在绣被上,美酒中的余香溢出金壶。
不必频频去闻那引起思念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檀心:指深红色的花朵,此处是比喻年轻女子的容颜。
2. 淡黄衫子:淡黄色的衣服,古代女子常见的着装颜色。
3. 冰肤:形容皮肤白皙细腻,如冰玉般光滑。
4. 那人姝:指上文提到的美丽女子。姝,美好,美女。
5. 芳蕤:芬芳的香气。
6. 薰绣被:熏染着绣花的被子。薰,熏染;绣被,绣花被子。
7. 馀馥:残留的香味。
8. 金壶:金属的酒壶。
9. 罗裾:丝绸制成的裙子。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词作,这首词以淡雅的色彩、柔美的形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美人的爱慕之情。
首先,首句“一样檀心半卷舒”描绘了美人淡妆轻描的容颜,既显示出她的沉静内敛,又流露出一丝娇羞之态。接着的“淡黄衫子衬冰肤”则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她的装束与肌肤,彰显出其清丽脱俗的气质。接下来的“细看全似那人姝”则是对美人细致观察后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倾慕之情。
接下来,词人通过“枕里芳蕤薰绣被,酒中馀馥溢金壶”两句描绘出美人在枕边散发出的香气以及喝酒时的雅趣,以此表现她的端庄高雅和婉约气质。最后一句“不须频嗅惹罗裾”则是作者告诫自己不要过分沉溺于这美好的景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烦恼。整首词用淡雅的语言和富有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美人的美好形象和作者对她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王之道的代表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这一时期,北宋政权日益衰落,政治腐朽,民不聊生。王之道作为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
王之道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屡次应试不第,直到晚年才终于考取进士。然而,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是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方。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致力于改善民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创作《浣溪沙》时,王之道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尽管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首词中,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