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我四首 死

标题包含
观我四首 死
胶革全崩傀儡场,岐雷医命竟无方。 千秋许我留真气,百事催人到夕阳。 谁把黄金求骏骨,且余一垅羡生王。 涅槃羽化凭仙佛,为想归途尽渺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问陶(1780-1841),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人。他是清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书画评论家。 1. 早年经历: 张问陶自幼聪颖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科进士及第。后任翰林院检讨...查看更多
李多海
去完善

译文
皮革已全部破碎,傀儡剧场已无法再运转。就像医生在尽力救治病人,但始终找不到治疗的方法。我希望能够为这个世界留下真实的气息,然而无数的事情都催促着我,让我在夕阳下不停地奔波。谁能花费黄金来寻找珍贵的骏骨呢?我只能羡慕那些已经找到骏骨的人。只有通过佛教和道教的力量,我们才能实现涅槃和羽化,但是在考虑回归的道路时,我们感到迷茫无助。
李多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胶革全崩:指身体已近崩溃。 2. 傀儡场:比喻人生舞台。 3. 岐雷:古代名医,此处代指医生。 4. 千秋:千年。 5. 百事:各种事情。 6. 黄金:这里指世人追求荣华富贵。 7. 骏骨:骏马之骨,比喻有用之才。 8. 余一垅:指只剩下一丘墓地。 9. 生王:即人生。 10. 涅槃:佛教用语,意为重生。 11. 羽化:道教修炼成仙的一种方式。 12. 凭仙佛:依赖神仙佛祖。 13. 归途:人生的归宿。
李多海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以“观我”为题,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生死观。首联通过比喻,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困境;颔联表达出在逆境中仍坚持真实自我,勇敢面对世事变幻的态度;颈联则流露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尾联则以佛家观念为核心,展现对生命轮回的理解。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对生活的感慨,富有诗意。
李多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朝乾隆年间,一代才子张问陶以一颗勇敢的心体验了生与死的较量,并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了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观我四首 死》。这首古文诗篇展示了在动荡的年代里,对生死观念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乾隆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尤其在思想、文学以及艺术领域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正值清代“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然而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加大,官僚腐败严重,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使得有识之士对时代现状产生深深的忧虑,试图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充满矛盾的时期,诗人张问陶经历了家庭变故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他在面对生死挑战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勇敢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情感,透露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和独立的思考精神。 在这首《观我四首 死》的诗篇中,张问陶通过对生死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他认为生命短暂而珍贵,应当珍惜时光,活出真实的自我。在感慨生死无常的同时,他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不朽。这种敢于直面生死的精神,无疑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注入了一股清流,也为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李多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