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之复有湘潭之役二诗见惜别意 其一
岁尽君当又一归,开正我亦具征衣。
祇今湖北地非远,异日江东书恐稀。
酬唱未能相数数,别离于此再依依。
到家无事还宜早,柳弄色时梅片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岁月的结束,你也将再次归来,新年伊始我已准备好行装。如今湖北的距离已不再遥远,但将来在江东的书信往来可能会变得稀少。虽然我们无法频繁地唱和应答,但在这离别的时刻仍感到依依不舍。回家后,若没有什么事情就尽量早点回来吧,那时柳树已经抽芽,梅花的花瓣随风飘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潭市。
2. 岁尽:一年的最后一天。
3. 开正:正月初一。
4. 具征衣:准备行装。
5. 湖北:长江流经宜昌以东地区为南荆江,此段以南至洞庭湖口为荆江,习惯上称这一带为湖北。
6. 江东:即江南。在古代文献中,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习惯称之为“江东”。这里是指作者所在地的长江下游地区。
7. 酬唱:指以诗词互相赠答唱和。
8. 相数数:经常互相赠送诗词。
9. 无事:指没有公务或繁忙事务。
10. 柳弄色时梅片飞:形容春天到来时,柳树逐渐变绿,梅花渐渐飘落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赵蕃。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担忧。首联点明时节,岁末将至,朋友即将离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自己也准备穿上征衣。颔联则写出了两人分隔两地,思念之情恐怕难以抵挡。颈联抒发了在别离之际,与朋友交流唱和的珍贵时光。尾联则以回家、柳树、梅花等景象暗示春天的到来,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以及希望友人早日平安回家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出自南宋诗人赵蕃之手,创作于公元1154年前后。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建立不久,国家政治稳定但军事防御薄弱。
赵蕃,一位学者和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政权的建立、发展以及内外忧患。当时战乱频发,国土破碎,民生困苦,这让他深感忧虑。在诗歌中,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进之复有湘潭之役二诗见惜别意 其一》是在一次与友人的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奔赴战场的担忧和对战争的深深痛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