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仙霞岭歌

标题包含
仙霞岭歌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 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 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 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 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夸。 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 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 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 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淳(1892年-1970年),字子庄,号半丁,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陈淳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曾就读于苏州草桥中学,后赴上海求学,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为何称作“仙霞”?它曾受到仙家关注。 这座山南向,无比陡峭险峻,仿佛直冲云霄,比肩天际。 一群神仙在山顶遨游宴会,不食人间烟火,不沾茶汤。 他们朝饮红霞,汲取精华;夕餐金黄霞光,品味其绚烂。 在这烟霞云雾之中,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 后人的攀登山峰已难以企及,阶梯险峻,让人不断感慨。 古人为了缓解行者的疲乏,写下了许多佳篇清辞。 所以用“仙霞”来引起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并不是炫耀其壮观景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已经零落,代代相传难免有所失真。 现在有人认为只喝流霞酒太过浅薄,还有人穿上了霞衣妄图飘然若仙。 我在这里感受攀登的乐趣,却愧疚于没有那潇洒脱俗的胸怀。 于是写几句话作为山岭的记忆,切勿将其当作南华的笑话看待。
去完善
释义
1. 仙霞:地名,位于今浙江南部。 2. 南来:指南边。 3. 云表:云外,高空。 4. 参天:直冲云天,形容极高。 5. 烟火汤与茶:日常食物。 6. 赤霞、黄霞:比喻美好的事物。 7. 日傲烟霞:每天在烟雾弥漫中生活。 8. 洞府:神仙居住的洞窟。 9. 尘寰:人间世界。 10. 后躅跻攀:指后来的人想要攀登。 11. 高人:有高尚情操的人。 12. 咨嗟:赞叹。 13. 掇作好语:记录美好的事情。 14. 零落:零散,分散。 15. 浸久远:历经漫长的时间。 16. 谓酌流霞固浅陋:认为用流霞来形容仙霞实在浅薄。 17. 谓著霞衣亦浮葩:认为穿着霞衣也是浮夸的表现。 18. 幽趣:高雅的情趣。 19. 洒落:自在,不受拘束的样子。 20. 清襟怀:清雅的胸怀。 21. 未可例视为南华: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南华经》之类的文学作品。
去完善
赏析
《仙霞岭歌》是南宋诗人陈淳对仙霞岭的独特描绘。诗中,陈淳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仙霞岭的雄奇壮丽,以及神仙游宴、呼吸霞光的场景。同时,他也指出了世人对“仙霞”一词的误解,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霞岭歌》是明朝诗人陈淳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所作。此时正值明朝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陈淳正任职广东按察使,负责当地的监察、司法等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陈淳辗转各地,体察民情,深入了解了民间的疾苦。他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的生活,关注国家的治理。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路过仙霞岭,被其壮丽的山川景色所吸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仙霞岭歌》。 在诗中,陈淳通过对仙霞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对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淳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