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意

标题包含
野意
谢安高卧向东山,白傅分司雒水湾。 宾朋歌舞欢娱处,只在山光水色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谢安在东山隐逸,白居易则分派到洛水边的职务。 在山光水色的美景中,他们的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欢乐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谢安:即东晋名臣谢安,擅长文学与音乐,被称为“东山再起”的人物。高卧向东山指的是隐退山林的意思。 2. 白傅:即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曾任太子宾客等职。雒水湾指洛阳附近一带,此处以白居易的别号洛人代指他。 3. 歌舞:古代文人墨客欢聚时的娱乐活动。
去完善
赏析
《野意》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在山水之间的优雅生活。首句以谢安和高卧东山为例,表达了隐逸山林的向往;次句提到白傅(白居易)在洛阳的水湾中过上悠闲的生活。这两句共同传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渴望。 第三句和第四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山水间的愉悦时光:与友人欢聚,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享受诗意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美好并非远离尘嚣,而是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平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诗人不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还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意》是南宋著名文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前后,正值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姜特立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在朝廷任职,因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贵,被贬为平民。然而,在远离庙堂的日子里,姜特立却得以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并将这种感悟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中。 当时,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山水田园之乐,崇尚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特立也深受影响,开始关注身边的自然风光,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野意》这首诗正是姜特立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众多作品之一。诗中通过对山野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对于隐逸生活和宁静心灵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