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扇
睡起小楼春又残,半垂云袖傍栏干。
杨花飞过秋千索,一阵东风作晓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觉醒来,小楼中的春光已经流逝大半,我半卷着衣袖,倚靠在栏杆旁。飘扬的柳絮轻轻地掠过秋千绳,而一股东风吹来,让我感到一丝微寒。
去完善
释义
1. "题画扇":指在扇面上作画并题诗。此处的“题”意为“书写、题写”。
2. "李庚":清朝诗人。
3. "小楼":小阁楼。
4. "春又残":春天快要结束了。"残"意指"将要结束"。
5. "云袖":轻柔的衣袖。"云"是比喻,表示轻软如云。
6. "栏干":栏杆。"干"字在此读"gān"。
7. "杨花":即柳絮,这里用以形容春日飘飞的柳絮。
8. "秋千索":用秋千的形象来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索"在此意为"绳子"。
9. "东风":春风。
10. "晓寒":拂晓时的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画扇》以诗人个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小楼的景致。从诗的内容和情感中可以品味出诗人的孤独、惆怅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画扇》是唐代诗人李庚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李庚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晚期,他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墨客,擅长书法和绘画。然而,他的命运多舛,仕途并不顺利,这使他常常沉浸在山水诗画中寻求慰藉。在创作这首《题画扇》时,李庚或许正身处一处清幽的山林之中,目睹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诗。
当时的社会氛围对文人墨客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崇尚隐逸、寄情山水,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庚通过对画扇上所描绘的山水风光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