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村三首 其二
芦苇萧疏倚断垣,贾家犹有两三村。
锄犁蓑笠纷纷去,知是先生几代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芦苇稀疏地依傍着破败的墙垣,贾家还能看到几个村庄。
农具、蓑衣和斗笠纷杂地出现在那里,好像是某个祖先的子孙们。
去完善
释义
1. 贾村:诗人提到“贾家犹有两三村”,这里是指贾姓家族所居住的地方。
2. 断垣:指倒塌的墙垣,这里可以理解为乡村荒废的景象。
3. 蓑笠:蓑衣和斗笠,是古代农民劳作时常穿的防雨工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贾村宁静、自然的景象,诗人在此勾勒出了辛勤劳作的村民们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强调了村民们勤劳的品质,同时也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贾家村历史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贾村三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许景衡在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创作的一首诗。当时他正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通判。这一年是许景衡人生中一个重要时期,他在官场上的地位逐渐上升,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内斗,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感到担忧。
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期,北方国土沦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景衡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为民请命,振兴国家。
在这首诗中,许景衡通过对贾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他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贾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同时,他也关注到农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