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三

标题包含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三
江水日万折,衮衮望东注。 饥鸢无停飞,不足了雏哺。 君看青紫绶,但供折腰具。 物理信如此,焉敢辞世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江之水曲折万千,滚滚向前奔向东流。饥饿的老鹰不停地飞翔寻找食物,仍然无法喂养它的幼鸟。你看那身居高官的人,他们的青紫色印绶,不过是用来弯腰行礼的工具。万事万物就是这个道理,我又怎么敢逃避世俗的事务呢?
去完善
释义
江水日万折:比喻江河之水源远流长,此处的“万折”是形容江河支流众多,曲折蜿蜒。江水每天经过无数的曲折才能流入大海。 衮衮:连续不断的样子。 望东注:向东流动,此处喻指流向大海。 饥鸢无停飞:饥饿的老鹰不停地寻找食物,此处用老鹰不停觅食来比喻人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 了雏哺:满足了幼鸟的喂养需求。 君看青紫绶:你看那青紫色的印绶。 但供折腰具:只能用来向权贵弯腰低头。 物理信如此:事物的道理确实就是这样。 焉敢辞世故:怎么敢推脱人世间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以江水、饥鸢等自然景象作为喻体,揭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曲折和艰辛。江水不断地流动,形成了无数曲折的河道,但始终坚定地流向东方;饥饿的鸢鹰不停地飞翔寻找食物,却无法满足雏鸟的需求。这些现象隐喻了人生中虽不断克服困难,却难以完全达到目标的过程。诗人进一步用官员的青紫绶带作为象征,强调功名利禄不过是暂时寄托身心之物,无法让人完全满足。通过这种物哀理论,诗人传递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而非抗拒。于是,诗人发出感慨:既然万物皆遵循这一原理,我们又怎能抗拒世俗之困扰呢?这首诗歌既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敏锐感知,又传达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三》是宋朝诗人许及之的作品。诗作于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前后)。当时社会风气较为重视文学,士人阶层常有相互唱和的风雅之事。 许及之生逢南宋中期,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得举人身份,游历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晚年受到皇帝赏识,历任国子祭酒、工部尚书等职,生活相对安定。此间他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家国情怀的佳作。 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得以健全发展,文人墨客之间学术交流频繁。身兼官员和诗人的许及之,在社会政治、文化传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这首诗与友人唱和,表达了人们对于健康、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之情,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