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绿水阴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
过雨还山出,向风孤鸟回。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再次来临,绿色的河水在空旷的庭院里流淌,这是让人欢喜的时光。我独自躺在草丛中,享受这宁静的时刻,留下美酒陪伴花朵绽放。细雨过后,群山显露出来,孤独的鸟儿在风中飞回巢穴。忽然间,我想起了秋天的夜晚,那时云朵和星星都显得格外悠闲。
去完善
释义
1. 南徐:古代州名,这里指江苏镇江。
2. 重至:再次来到。
3. 旧居: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4. 绿水:清澈的水,通常用来形容优美的景色。
5. 阴空院:阴凉空旷的院子。
6. 春深:春天的深处,表示春天已接近末尾。
7. 独眠:独自一人睡觉。
8. 从草长:随着草的生长。
9. 留酒:留下酒。
10. 向风:面向风向,迎着风。
11. 秋夕:秋天的夜晚。
12. 云物:自然景观。
13. 悠哉:闲适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绿水阴空院,春深喜再来”,以“绿水阴”和“空院”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展现出诗人春日重回南徐旧居时内心的恬淡与喜悦。颔联“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通过“独眠”和“草长”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独处中寻找乐趣的心态;而“留酒”和“花开”则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颈联“过雨还山出,向风孤鸟回”,描绘了春雨过后山色朦胧的美景以及鸟儿迎风飞翔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尾联“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以“秋夕”与“云物”的对比,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梦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是唐代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此时正是唐朝中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的时期。
周贺此时尚未成名,正处于人生低谷。他在南徐旧居度过了一段清苦的日子,这里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他的辛勤耕耘和寂寥生活。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
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春日重游故地时,发现了昔日所种的花木已繁茂生长,感慨万千。于是以诗寄情,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