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岘石寺

标题包含
岘石寺
苍岩绝顶俯晴川,佳处潜开小洞天。 琴几棋台谁是伴,霞栖月啸恍如仙。 □山□□□多石,□□□□□引泉。 独取悬崖□□□,□□已自□燕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耸立的苍岩山顶俯瞰着晴空下的河流,美好的地方隐藏着小有洞天的景致。谁能与我一同在琴桌棋台前作伴呢?沐浴在晚霞与月光下,我仿佛成了一个仙人。山上石头遍布,什么样的泉水才能吸引我的注意呢?独自攀登悬崖峭壁,已经足以让我满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岘石寺:即指位于岘山的寺庙。岘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 苍岩:此处描述的是岘山石寺所处的自然环境,形容岩石的颜色和质感。 3. 绝顶:意指极高的山顶。 4. 晴川:晴天时的江面或河面。 5. 小洞天:佛教用语,意指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 6. 琴几棋台:指寺中供人弹琴、下棋的地方。 7. 霞栖月啸:指僧人在霞光与月色中诵经修行。 8. 恍如仙:形容僧人的修行生活宛如仙人般超脱尘俗。 9. □山□□□多石:此处的“□”表示缺失的字,诗句大意为,岘山石寺周围的山上石头众多。 10. □□□□□引泉:同样,此处的“□”也表示缺失的字,诗句描绘了山中泉水的景象。 11. 独取悬崖:意为独自站在悬崖边。 12. □□已自□燕然:诗句中的“□”表示缺失的字。这句话的大意是,作者已经把自己当作已经到达燕然的人。燕然,即燕然山,古代常用作比喻极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岘石寺为题,描绘了寺庙所处的苍翠山巅、地势高峻的景观。首句“苍岩绝顶俯晴川”展现了诗人登高俯瞰之下的视野,通过“俯晴川”的视角切换,展现出山川壮丽的美景。接下来的两句“佳处潜开小洞天,琴几棋台谁是伴”则进一步描述了岘石寺的具体环境以及诗人的孤独情感,虽然地处洞天福地,但无人相伴,只能独自欣赏这优美的风景。 颔联和颈联是对自然景色的具体描绘,其中“霞栖月啸恍如仙”一句展示出月色中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的超脱与愉悦。而后四句“□山□□□多石,□□□□□引泉。独取悬崖□□□,□□已自□燕然”则是描绘山间岩石峥嵘以及山中清泉的流淌,表达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愉悦之情,虽然孤独,但也有一种自在安然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岘石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一座古刹,距市中心约50公里。南宋时期,诗人程九万曾在此地写下了著名的《岘石寺》诗。该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期,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 在程九万创作《岘石寺》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金国入侵中原,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这一时代的诗人多抱有忧虑国事之心,他们的诗歌作品也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程九万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中也能明显感受到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 与此同时,岘石寺所在的武汉市黄陂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该地区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和文化遗址。岘石寺就是其中之一,它始建于唐朝,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至今仍然屹立在滠水河畔,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文景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