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坞二首 其一
山深何限好,客到辄同登。
泉壑岚光冷,烟林霁色凝。
韵艰诗益健,杯数量难胜。
老矣功名稳,何须叹沔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山景色如此美好,有客人来就一起登山。
山谷间流淌的泉水和雾气笼罩的山岚使得光线变得冷峻,树林间的烟雾散去显露出一片宁静的景色。
诗句韵律艰难但更显诗人胸怀的豪放,举杯共饮不觉得数量难以应付。
年老功成名就,稳定下来,何必去叹息世事如过眼云烟呢。
去完善
释义
1. 山深:指山脉深远之处。
2. 何限好:非常好,表示赞赏。何限,非常。
3. 辄:总是。
4. 泉壑:山谷间的水流。
5. 岚光:雾气中的光线。
6. 烟林:烟雾弥漫的树林。
7. 霁色:雨后天晴的颜色。
8. 韵艰诗益健:意指艰难的环境更能激发诗人创作出优美的诗句。韵艰,环境艰苦;诗益健,诗句更加优美。
9. 杯数量难胜:饮酒量很难胜过别人。
10. 老矣功名稳:年纪已大,功成名就之事已经稳定下来。
11. 何须叹沔渑:何必去感叹战争的灾难。沔,水名;渑,古地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程九万所作。首先从诗题中可以看出,“烟霞坞”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以第一视角展开叙述,起笔便提到自己与友人一起游览山景。 “山深何限好,客到辄同登。”说明了作者在深山之中发现了无尽的美好风光,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客人的热情接待。接下来两句“泉壑岚光冷,烟林霁色凝。”描绘了山间的泉水、山谷、雾气弥漫的风景以及雨后初晴的美景,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紧接着的四句“韵艰诗益健,杯数量难胜。老矣功名稳,何须叹沔渑。”则讲述了诗人感慨于创作的艰难和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对过去的功名进行了回顾,表达了自己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即使年岁已高也不需再为过去的功名而叹息。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表达出诗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烟霞坞二首 其一》是明朝诗人程九万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大约在1450年至146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程九万在官场和文坛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生活并不平静。他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曾两度被贬谪。
在这个时期,明朝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时,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然而,到了明朝中期,随着朱棣的子孙逐渐堕落,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个过程中,程九万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对于时事的看法必然受到影响。
诗中的“烟霞坞”是一个美丽的乡村风光,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程九万却身处官场斗争之中,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既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