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舟之苕溪
二年宴坐縠溪滨,廷尉门前鸟雀驯。
问舍求田将欲老,畜鸡种黍孰为隣。
曾遭太仆兴谗口,粗胜漳江抱病身。
暂泛扁舟苕霅去,鳜鲈聊醉五湖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两年的闲暇时光里,我常常坐在细软的溪边,看着庭尉门前的鸟儿们逐渐变得温顺。我想找个地方安享晚年,养鸡种黍,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曾经因为太仆的谗言而遭受风波,但在漳江边上的疗养生息,已经让我基本恢复了健康。现在我打算暂时乘着扁舟游历苕霅地区,与鳜鱼、鲈鱼共享五湖春天的美好,陶醉于酒香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买舟之苕溪”,表达了诗人决心离开朝廷纷争、投身山水田园的向往之情。诗人以退为进,选择暂离名利场,追求闲云野鹤的生活。全诗呈现了浓厚的田园意境和人生哲理。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溪水旁的隐居生活,“二年宴坐縠溪滨”展现了诗人两年间在此地安居乐业的景象,“廷尉门前鸟雀驯”则描绘了这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及了自己打算在乡村置业养老的计划,表达对朴实生活的热爱。通过“问舍求田将欲老,畜鸡种黍孰为隣”这两句诗,作者表现了恬淡的农耕情怀,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心意。
在描绘田园生活的同时,诗人还穿插了自己的遭遇。他提到“曾遭太仆兴谗口”,暗示自己在朝廷中受到排挤与诽谤,然而仍能豁达面对,如“粗胜漳江抱病身”一句所显示的那样。作者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从容的心态,更加映衬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决意前往苕溪的意愿,并期待在五湖的春光里陶醉于鳜鲈之美。至此,诗人已然表露无遗:他将放下恩怨,寄情山水,享受与世无争的悠然时光。整首诗由此定格成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传递出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买舟之苕溪》是宋代诗人李正民的一首描述江南水乡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李正民所处的时代,江南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特别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杭州等城市,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水运发达。而苕溪则是江南地区的一条重要水道,连接着杭州和湖州等地,两岸风光秀丽,田园风光浓郁。
李正民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文人,他的一生历经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他的晚年,他选择归隐山林,过着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在诗歌中,李正民通过对苕溪沿岸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用“买舟”一词,形象地表现了他在江南水乡的自由行迹,体现了他对自己独立人格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