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一罇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
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渐。
少年欢乐须及时,莫学懦夫长泣岐。
白日欲沈犹未沈,片月已来天半垂。
坎鼓锵钟杀愁贼,挼碎是非佯不识。
长短高卑不可求,莫叹人生头雪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壶美酒碧如蓝,拍手高歌天地间。
登上巅峰不算难,身在谷底亦有望。
青春欢愉需及时,切勿效仿懦弱人。
夕阳尚未完全沉,半月已挂天边陲。
击鼓鸣钟消忧愁,抛却纷争佯装不知。
得失尊卑无法求,莫叹年华染白头。
去完善
释义
1.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2. 绿酒:指美酒。
3. 拍手:表示喜悦或激动时的动作。
4. 青云:天空中的白云。这里比喻人生的高处。
5. 黄埃:黄色的尘土,这里比喻人生的低谷。
6. 片月:初升的月亮。
7. 坎鼓:击鼓的声音。
8. 锵钟:鸣钟的声音。
9. 揉碎是非:指放下是非之心。
10. 莫叹人生头雪色:不要叹息人生的衰老。
去完善
赏析
《短歌行》是唐朝诗人李咸用以其豪放、直率的风格为世人呈现的一首诗。诗歌以绿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首联“一樽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描述了诗人举杯畅饮,绿酒犹如生活本身那般多姿多彩。他高唱天地之险,表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这种场景描绘出诗人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渐”揭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展示了诗人对青云之上和黄埃之下的通达理解。他认为世事变幻,人生得意时自然会有艰难时刻,但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终究能够战胜困难。
颈联“少年欢乐须及时,莫学懦夫长泣岐”表达了诗人对少年的劝诫与期许。他强调年轻人应该珍惜青春,尽情欢乐,勿要学习那些懦弱的人,总是抱怨生活中的困扰。这一句也是对青年人的激励和鞭策,勉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和挑战。
尾联“白日欲沈犹未沈,片月已来天半垂”则借景抒情,通过白日的消逝和夜晚的到来展示出时光流逝之感。虽然短暂,但总有美好回忆留存心中。最后两句“坎鼓锵钟杀愁贼,挼碎是非佯不识”,暗示了诗人在醉酒后,击鼓敲钟,把忧愁当作敌人,假装不知世间的是与非,表现出诗人豪爽、豁达的人生哲学。
总之,李咸用的《短歌行》以其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豪情壮志、豁达开朗的人物形象。他的诗篇既富有哲理,又饱含激情,令人深思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短歌行》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首诗歌中,李咸用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抒发了他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衰败,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李咸用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残酷的现实。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跻身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始终未能如愿。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无奈,使他在诗中发出了“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感叹。
此外,李咸用的《短歌行》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这个时代,士人阶层受到严重的压迫,他们的才华和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只能在诗文中倾诉自己的苦闷和忧虑。同时,民间百姓的生活也极为艰苦,他们饱受战乱和饥荒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之,《短歌行》这首古诗展现了李咸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以及他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