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潮阳容老出游闽浙过泉南当谒涌老禅师因寄四句偈

标题包含
潮阳容老出游闽浙过泉南当谒涌老禅师因寄四句偈
老矣潮州韩吏部,饥餐渇饮似当年。 明明月夜长相照,莫怪无书寄大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迈的潮州韩吏部,仍然保持饥饿时吃饭、口渴时饮水的习惯。在明亮的月夜下,可以长久地相互陪伴,不要责怪没有书信寄给大颠和尚。
去完善
释义
《潮阳容老出游闽浙过泉南当谒涌老禅师因寄四句偈》是宋朝诗人赵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以唐代文人韩愈被贬潮州为背景的诗歌。 1. 潮州:中国广东省东部的一个城市,古代称为潮阳。这里指的是唐朝时期韩愈被贬谪的地方。 2. 韩吏部:即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他曾任吏部侍郎,故有此称。 3. 大颠:唐代著名的僧人,与韩愈有深厚的友谊,居住在潮州附近的山寺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鼎在出游闽浙时所作。诗中提到的“潮州韩吏部”是指唐朝著名文人韩愈,他被贬谪到潮州担任刺史。诗人在此借用韩愈的遭遇,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却依然保持坚韧的心态。“饥餐渴饮似当年”暗示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活力和毅力。 接下来的两句“明明月夜长相照,莫怪无书寄大颠”则是对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友情的描述。其中“明明月夜长相照”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感情,即使在遥远的异地,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关爱。而“莫怪无书寄大颠”则表达了诗人虽无法亲自拜访友人,但依然心存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鼎是南宋的一位名臣和文学家,曾任宰相。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在北方金国的压迫下逐渐衰落的时候。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鼎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政治家,他积极参与朝廷的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当时皇帝的支持,反而遭到了政敌的排挤和陷害。因此,赵鼎被迫辞官,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赵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游历了福建、浙江等地的名山大川,探访了许多高僧大德,希望通过修身养性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涌泉老禅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写下了这首表达心声的诗篇。 这首诗以“潮阳容老出游闽浙过泉南当谒涌老禅师因寄四句偈”为题,表达了赵鼎在人生低谷时依然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他用诗人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游历山水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涌泉老禅师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