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新郎

标题包含
贺新郎
曾与东山约。 为鯈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 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 甚长被、游人占却。 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与人同乐。 新种得,几花药。 山头怪石蹲秋鹗。 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 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 更换却、朝来毛发。 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 吾亦有,一丘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Chloeeeeeeeeeeeeee
去完善

译文
曾经与东山相约。 就像那游鱼悠闲地嬉戏,清泉潺潺流淌,就象舀了一勺。 可笑那些高人读书的地方,多少松柏窗阁都已被游客占据。 多么长的时光,被游人占据。 无数的书籍,如何表达达时的用途?只有明白,早该与人共享快乐。 新种的鲜花和草药。 山头的怪石上,秋天的大鹰蹲伏。 俯瞰人间,尘土飞扬,野马奔腾。 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到亭子,已经感觉云气弥漫双脚。 换下了早晨的毛发。 这个地方,千年之前曾发生过变化。 不要呼唤猿猴,且自吸引鹤鸟。 我也有,我的山谷。
Chloeeeeeeeeeeeeee
去完善
释义
1. 东山:指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他曾隐居会稽东山,后来成为东晋的辅政大臣。这里用“东山约”表示与谢安一样隐居的生活。 2. 鯈鱼:指《庄子·逍遥游》中的一种鱼,在这里用来形容悠闲的生活。 3. 清泉一勺:指水源有限,暗示隐居生活的简朴。 4. 高人:这里指谢安,因为谢安是古代文人仰慕的对象。 5. 松窗竹阁:指隐逸生活的环境,松和竹都是隐逸文化的象征。 6. 长被:长期被,表示游客长期占用谢安曾经的生活空间。 7. 万卷:指丰富的藏书,这里也暗示谢安的学识渊博。 8. 达时:指在政治上有作为的时候,这里的“达用”指的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9. 士方穷:指谢安在隐居时期,这里的“穷”指的是在政治上没有作为。 10. 新种得,几花药:指谢安在新的生活阶段,开始种植花草。 11. 山头怪石:指谢安隐居的山头,这里的“怪石”指的是山头的奇特景观。 12. 孤撑高攫:形容山头的险峻,这里的“孤撑”指的是孤立的山峰,“高攫”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峭壁。 13. 拄杖危亭:指游客在谢安曾经的生活空间停留,这里的“拄杖”指的是手杖,“危亭”指的是高耸的亭子。 14. 云生两脚:指游客在山头停留,这里的“两脚”指的是双脚。 15. 物化:指生物的变化,这里的“物化”指的是谢安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 16. 招鹤:指吸引鹤来栖息,这里的“招鹤”指的是吸引鹤来此居住。
Chloeeeeeeeeeeeee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贺新郎》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词中以东山高士自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上片以“曾与东山约”开篇,表达了作者与东山高士一样的超脱世俗、独善其身的理想。接下来,“为鯈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以鯈鱼游于清泉的意象,隐喻了作者在尘世喧嚣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以松窗竹阁的宁静环境,描绘了作者对读书的追求和热爱。然而,“甚长被、游人占却”,却揭示了现实中的无奈,游客的干扰让作者无法保持内心的宁静。 下片以“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与人同乐”,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新种得,几花药”,则以种花植药的形象,隐喻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生活的态度。 结尾以“山头怪石蹲秋鹗。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描绘了作者在高山之巅,俯瞰世间百态,以鹰隼之姿,展翅高飞的豪迈气概。而“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则揭示了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遇到困难,但仍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最后,“更换却、朝来毛发。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吾亦有,一丘壑”,以猿鹤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自己在这世间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贺新郎》以东山高士为题材,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生活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Chloeeeeeeeeeeeee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1年,正值南宋时期,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战争仍在继续。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少年时曾参加抗金义军,后归顺南宋朝廷,担任官员。然而,他在南宋朝廷并不得志,多次被贬谪。 在这个时期,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虽然有着强烈的抗金复国之志,却受到南宋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的理想无法实现,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北方的金国则对南宋虎视眈眈,屡次发动侵略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的抗金复国之志显得尤为可贵。然而,他的理想却无法得到实现,这使他深感痛苦和无奈。 综上所述,辛弃疾在《贺新郎》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这首词充分展示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Chloeeeeeeeeeeeee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