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鸡

标题包含
天鸡
天鸡一叫凡鸡和,戢戢万灵惊起坐。 智驱欲使心机大,狗苟蝇营冀人堕。 沉沉夜色还东起,身伏毡莞机暂止。 昧昧万殊俱默契,穷达于君宁智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鸡:传说中的神鸡,能引天色变明。 2. 戢戢: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3. 万灵:万物生灵。 4. 智驱欲使:指智慧可以驱除欲望,使人得以进步。 5. 狗苟:像狗一样苟且偷生,比喻人的行为不端。 6. 蝇营:像苍蝇一样四处奔波,比喻为名利而忙碌。 7. 冀人堕:希望别人堕落,指坏人想要拉人下水。 8. 沉沉:昏暗的样子。 9. 夜色还东起:表示夜晚过去,天亮起来。 10. 毡莞:毛毡垫子,此处指卧榻。 11. 机:心机,计谋。 12. 暂止:暂时停止。 13. 昧昧:模糊不清的样子。 14. 万殊:各种不同的事物。 15. 俱默契:都互相理解。 16. 穷达:贫穷和显达。 17. 于君宁智理:对于君主来说,要有明智的治理之道。
去完善
赏析
《天鸡》是宋朝著名诗人米芾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在这首诗中,米芾通过描绘天鸡报晓的情景,表达了对于人生智慧、道德操守的追求与思考。 诗的开篇,“天鸡一叫凡鸡和,戢戢万灵惊起坐”,描述了天鸡一叫,众多生灵随之苏醒的情景。这里的“天鸡”象征着智慧与真理,而“凡鸡和”则象征着众人响应真理之声。紧接着的“戢戢万灵惊起坐”则表达了众生在真理面前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智驱欲使心机大,狗苟蝇营冀人堕”,则是作者对世俗社会中人们的虚伪、贪婪行为的批判。他痛斥那些为名利驱使的人们,犹如狗苟蝇营般营营苟且,渴望将别人拉下马。这里,米芾借天鸡唤醒众生的形象,讽刺那些追逐名利、丧失道德原则的人,呼吁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 诗的后半部分,“沉沉夜色还东起,身伏毡莞机暂止。昧昧万殊俱默契,穷达于君宁智理”,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认为,尽管世界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真正的智慧与真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鸡》是北宋时期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诗人米芾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4年,即北宋绍圣元年,当时的皇帝为哲宗赵煦。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米芾已经是一位颇具声誉的文人墨客。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米友仁曾任吏部侍郎,母亲张氏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米芾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这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代,北宋正处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米芾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这个时期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朝廷内部的权力争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陷入困境,甚至受到迫害。米芾虽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哀愁和忧虑。 在这首《天鸡》中,米芾以天鸡的形象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他用“天鸡”一词来形容自己在逆境中的顽强抗争,表达了对自己品质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米芾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