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桃源(与孙祖恭求蘼酴)
旧日荼酴时候。酒涴粉香襟袖。老去惜春心,试问孙郎知否。花瘦。花瘦。剪取一枝重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繁花时节。酒杯沾湿了粉香的衣襟和衣袖。年纪渐长,仍然留恋春光,不知你可曾了解这份心情?花儿日渐消瘦。花儿日渐消瘦。剪下一枝细细品味。

去完善
释义
《宴桃源(与孙祖恭求蘼酴)》周紫芝
注释:
1. 孙祖恭:人名,生平不详。
2. 荼酴:指荼蘼,一种藤本植物,春夏之交开花,花色洁白,有香气,古代文人常常以此象征春天的结束。
3. 酒涴粉香襟袖:用酒涂抹沾染了衣服袖子上的花粉香气。
4. 老去:年纪渐大,青春不再。
5. 惜春心:珍惜春天的心情。
6. 孙郎:这里指的是孙祖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宴桃源·与孙祖恭求蘼酴》以“荼蘼”为主题,写出了春光将尽、花儿逐渐凋萎的情景。周紫芝通过对昔日饮酒赏花时光的回忆,表达了惜春之情。孙郎在这里象征着春天,而作者请求他告知暮春的到来,意味着他希望抓住最后的春光。结尾两句描绘了作者在花枝上的剪取一截并细细嗅闻的场景,传达出对花朵衰败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流露出深深的怀旧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宴桃源(与孙祖恭求蘼酴)》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周紫芝所作,创作于公元1159年。这一年,宋金关系紧张,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周紫芝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因此他的心情较为低落。在他与友人孙祖恭的交往中,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也渴望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找到心灵的慰藉。
于是,周紫芝创作了这首《宴桃源(与孙祖恭求蘼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又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的残酷,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困境。因此,他在词的最后感叹道:“时光易逝,人生如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