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螘运

标题包含
螘运
知战不能损,檀氏所以亡。 吾媿与敌槐,将何固封疆。 及此闲暇时,相与积乃仓。 不须更他骛,富国兵自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了解战争并不能带来损害,这是檀氏灭亡的原因。我对自己的实力感到惭愧,面对敌人该如何巩固边疆呢?趁现在还有闲暇时间,我们应该努力积累财富。不必再担心其他问题,国家的富强和军队的壮大自然会得到保障。
去完善
释义
《螘运》:该诗选自南宋诗人裘万顷的《诚斋集》。蚁运,即蚂蚁搬运粮食,喻指勤劳积累。 1. 知战不能损,檀氏所以亡:这句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的话,意为知道战争会损害国家却仍然坚持防御,这是导致檀氏灭亡的原因。这里的“檀氏”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小国——檀国。 2. 吾媿与敌槐:这里“愧”是惭愧的意思,“敌槐”是指强敌。诗句意思为我为自己的国家与强大的敌人相比而感到惭愧。 3. 将何固封疆:这句表示应该如何巩固国家的疆土。 4. 及此闲暇时,相与积乃仓:这两句表示趁着现在有时间,应该努力储备粮食。 5. 不须更他骛,富国兵自强:这句意为不需要做其他的事,只要国家富强了,兵力自然强大。
去完善
赏析
《螘运》是南宋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以蚂蚁为比喻,以“檀氏”(即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亡国的教训为警示,表明自己对于战争的态度和治国之道。 首联,诗人从战争中吸取经验,认识到一味地战斗并不能带来胜利,反而会消耗国力,导致国家灭亡。这里用到了“檀氏”的典故,强调了其亡国的教训,表达出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 颔联,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将自己的治国道德与敌人相对比。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谦逊态度,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颈联,诗人提出了在闲暇之时,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积累财富,充实国库。这里的“相与积乃仓”意味着要为国家积累财富,以备不时之需。 尾联,诗人强调不须去寻求其他的捷径,只要通过积累财富、强大国防,国家自然能够繁荣昌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富强的信心和决心。 整首诗,诗人以蚂蚁搬运食物作比喻,寓含着深厚的哲理。通过引用“檀氏”的典故,诗人揭示出一味追求战争的坏处,而主张在和平时期积累财富,增强国力。这种务实的精神和清醒的认识,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螘运》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勤劳精神的颂扬。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之下,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裘万顷以蚂蚁搬运食物为题材,创作出这首富有哲理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敬。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诗人在这个时期的遭遇。裘万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后来成为南宋的一名官员。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民间疾苦,因此,他将蚂蚁搬运食物的形象作为象征,来表达自己对勤劳精神的赞美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最后,我们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将蚂蚁搬运食物的形象作为象征,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敬。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