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且沉醉于杯中之酒,享受当下的快乐吧,何必再去理会世间虚妄的名声呢?

去完善
释义
扁舟:小船;长揖:拱手行礼,表示告别;公卿:泛指权贵阶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直抒胸臆,以“遑遑三十载”道尽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闷,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山水寻吴越”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第三联通过“扁舟”与“长揖”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摆脱羁绊、追求自由的决心。结尾处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表明诗人已看淡功名利禄,只愿在醇酒之中寻找人生真趣。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既饱含个人情感,又折射出时代风貌,堪称一首寄情山水、明志自适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孟浩然已过而立之年。他早年一直隐居读书,怀揣着济世之志,却在仕途上屡屡碰壁。三十载的光阴匆匆流逝,他深感自己在书卷与武艺方面都未有所成。洛阳的繁华与喧嚣、官场的倾轧与虚伪让他心生厌倦。于是,他决意离开这个令他疲惫不堪的地方,前往吴越一带游历山水,去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