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百舌

标题包含
和百舌
四序循环机不息,百花独梅先占得。 纷纷红紫未动头,飞蝶游蜂圣得识。 数声啼破枝头春,来从何处绿杨阴。 黄鹂钳口燕无语,是甚娇声敢啭禽。 梨花院落如飞雪,百样间关调巧舌。 工兼众语媚韶华,一部笙簧长按节。 东君拂袖赏音稀,寂寞无言蒿下飞。 一春滕口说底事,徒尔贻笑诸羽衣。 人生可以直则直,万言万当岂如默。 三年不鸣忽一鸣,惊动东西与南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希逢,字可久,号西麓,南宋文人。他生于宋孝宗时期,卒于宋理宗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 赵希逢出身世家,他的父亲赵不尤是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赵希逢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擅长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季轮回不息,唯有梅花独领风骚。 众多花花草草还未有动静,飞舞的蝴蝶和蜜蜂早已认出了它们。 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春天的寂静,它们的声音从哪里传来的呢?隐藏在绿荫之中。 黄莺安静无声,燕子也不说话,是什么娇美的声音让这些鸟类如此敬佩? 梨花的庭院如同飞雪一般,各种鸟儿都在努力用美妙的声音迎合着春光。 它们的声音仿佛是一曲华美的乐章,按照一定的节奏奏响。 春天之神拂袖倾听,欣赏它们的声音,但没有什么回应。 整个春天,它们说了很多话,却只是被其他生物嘲笑。 人生可以直接表达的就直接表达,万语千言怎能比得过沉默不语。 三年没有发声,忽然有一天发出了声音,让整个东方和西方都为之震撼。
去完善
释义
1. 四序:指四季,即春夏秋冬。 2. 循环机:指的是季节轮回的规律。 3. 不息:不停歇。 4. 独梅先占得:意为梅花在冬天就开放,抢先占领了春天的先机。 5. 红紫:指各种花朵的颜色。 6. 圣得识:意思是游蜂和飞蝶对花朵的认知能力很强。 7. 啼破:形容鸟叫声打破了春天的寂静。 8. 绿杨阴:指春天杨柳的绿色浓荫。 9. 黄鹂钳口燕无语:描述的是黄鹂和燕子都因为百舌鸟的叫声而感到羞愧,不敢发声。 10. 是甚娇声敢啭禽:赞美百舌鸟的叫声美妙动人。 11. 梨花院落如飞雪:描绘的是梨花开满院落的景象。 12. 百样间关调巧舌:描述的是百舌鸟善于模仿各种鸟叫声。 13. 工兼众语媚韶华:夸赞百舌鸟用优美的声音赞美美好的春光。 14. 一部笙簧长按节:意指百舌鸟的歌声如同笙簧演奏一样,富有节奏感。 15. 东君:指太阳神。 16. 拂袖赏音稀:描述的是太阳神听完百舌鸟的歌唱后十分欣赏,轻轻地挥舞袖子表示赞美。 17. 寂寞无言蒿下飞:描述的是百舌鸟虽然歌唱技巧高超,却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只能默默地在草丛中飞翔。 18. 一春滕口说底事:描述的是百舌鸟一个春天都在叽叽喳喳地诉说自己的心事。 19. 徒尔贻笑诸羽衣:意指百舌鸟的诉说没有得到其他鸟类或人们的理解和关注,反而招来了嘲笑。 20. 万言万当岂如默:意为千言万语都不如保持沉默。 21. 三年不鸣忽一鸣:描述的是百舌鸟平时不轻易鸣叫,一旦鸣叫就能惊动四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咏百舌鸟的叫声和举止,展现了诗人对其生活习性和情感体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前八句描绘了百舌鸟在春天最早发出鸣叫,向世人宣告春天的到来,以及它在花儿尚未开放时就已感知到春的来临,得到了蜂蝶的认可。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百舌鸟的叫声打破了枝头的宁静,但它的声音并不讨喜,似乎连黄鹂、燕子这样的鸟类都不喜欢它。 中八句刻画了百舌鸟在梨花飘飞的院落里犹如飞雪般的景象,展现出其婉转悠扬的鸣叫声,尽管拥有多变的口音和曲调,却始终无法得到人们的欣赏。最后六句则以人生哲理收尾,表达出人生在世应当遵循内心的原则,有些话语即使正确也不一定总是适宜,保持沉默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希逢的《和百舌》创作于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赵希逢经历了宦海沉浮,曾多次被贬谪。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但在南渡之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赵希逢的壮志难酬,因此在诗作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 在《和百舌》这首诗中,赵希逢通过对百舌鸟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之心。百舌鸟是一种善于模仿其他鸟类叫声的鸟,象征着趋炎附势的小人。诗人借百舌鸟的形象,讽刺了那些曲意奉承、阿谀权贵的官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中这种现象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