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表白
密室分灯光焰焰,空壶著月影沈沈。
谁言古殿今无佛,只在其时来梵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暗密室内灯火熠熠生光,
空空水壶映出深沉的月光。
谁说古老的寺庙如今已无佛?
只在特定时刻聆听梵音回荡。
去完善
释义
1. "密室":指的是封闭或者隐蔽的房间。这里可能指诗人在一个私密的环境中与白对话。
2. "光焰焰":形容光线明亮。焰焰,光亮的样子。
3. "空壶":指没有水的空壶。这里可能比喻一种空旷、寂静的环境。
4. "著月":即照月,对着月光的意思。
5. "影沈沈":影子显得沉重或者模糊不清。沈沈,沉重、深沉的样子。
6. "古殿":古代的大殿,这里可能指某个佛教寺庙。
7. "佛":这里指释迦牟尼或佛教的象征。
8. "其时":那个时刻,这里指诗人与白相对的时刻。
9. "梵音":佛教的诵经声,这里可能暗示诗人与白的对话如同佛陀教诲一般深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诗人通过“密室分灯光焰焰”和“空壶著月影沈沈”两个画面,展现了夜晚寂静的环境以及月色柔和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古殿、佛像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想。最后两句“谁言古殿今无佛,只在其时来梵音”则表达了诗人的悟道之心,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灵纯净,便能聆听到来自内心的智慧之音。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意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白表白》是宋代高僧释正觉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他与李白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诗中写到:“我与太白交情深,白日不照屋山阴。表此微诚倘能感,达明吾意鉴吾心。”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释正觉(1045-1103)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部面临着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寻求精神的慰藉,佛教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释正觉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禅宗大师。
他与李白的交往可能始于他们共同对佛教的热爱。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虽然他是儒家的信徒,但他对佛教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文学和宗教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这使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在这首诗中,释正觉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己信仰的坚定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