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胡铨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誉。绍兴年间,胡铨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由于他的政治才干和文学成就,逐渐得到朝廷的重视。
在南宋初期,金兵南下,国家危亡之际,胡铨坚决主张抗金,反对议和。他在《戊午上高宗封事》中,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秦桧等人的投降政策,要求严惩卖国贼,振奋民族精神,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这一举动却触怒了秦桧等人,导致他被贬谪至广东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在被贬期间,胡铨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写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等,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望。
后来,宋孝宗即位,胡铨被召回朝廷,历任秘书少监、起居郎、中书舍人等职。他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出谋划策,提倡节俭,整顿吏治,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铨一生著作颇丰,有《澹庵文集》、《澹庵词》等传世。他的作品以诗词为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