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伯麟庆符
往事浑如一梦中,回思吴越腋生风。
云闲别岭千层碧,日落西湖一抹红。
上竺留题陈迹在,孤山游赏故人空。
莫将句搅幽人意,我辈缘诗正坐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之事恍若梦一场,回想江南的风土人情令人感到舒畅。
云端下的群山景色如诗如画,太阳落下的西湖留下一抹绚烂的红霞。
在杭州的灵隐寺尚留有古人的墨宝,但曾经的孤山游玩却已物是人非。
不要扰乱诗中的美好意境,我们因为热爱诗歌而相聚在此处。
去完善
释义
1. 次:这里指拜访。
2. 张伯麟:南宋诗人,曾任承议郎、国史院编修。
3. 庆符:指张伯麟的家乡。
4. 往事:过去的事情。
5. 浑如:完全如同。
6. 一梦中:形容过去的事情仿佛发生在梦境中。
7. 回思:回忆。
8. 吴越:泛指江南地区。
9. 腋生风:形容心情轻松愉快。
10. 云闲:指天空中的白云悠闲飘荡。
11. 别岭:指远处的山峰。
12. 千层碧:形容满眼的绿色层层叠叠。
13. 日落:太阳即将落下地平线的时候。
14.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湖泊。
15. 一抹红:形容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形成的一道红色光影。
16. 上竺:指浙江杭州的法喜寺。
17. 留题:留下题字或诗句。
18. 陈迹:过去的痕迹。
19. 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岛屿。
20. 游赏:游玩欣赏。
21. 故人:旧友。
22. 空:空空如也,表示没有了。
23. 莫将句:不要使用这样的句子。
24. 句:指上一句“莫将句搅幽人意”。
25. 幽人:隐士或沉湎于幽静生活的人。
26. 我辈:我们这些人。
27. 缘诗:因为诗歌。
28. 正坐穷:正因为贫穷。
去完善
赏析
《次张伯麟庆符》是南宋诗人胡铨的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七律诗。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乡风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往事浑如一梦中,回思吴越腋生风”,诗人用梦境般的笔触描绘了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吴越”指代自己的故乡,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
颔联“云闲别岭千层碧,日落西湖一抹红”,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美景。他通过描绘云彩、山岭、西湖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颈联“上竺留题陈迹在,孤山游赏故人空”,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上竺留下的足迹和陈迹,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
尾联“莫将句搅幽人意,我辈缘诗正坐穷”,诗人呼吁不要过于关注诗句的字面含义,而是应该去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他强调了诗歌对于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张伯麟庆符》是南宋诗人胡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距离靖康之耻(1127年)已经过去40年,南宋政权已经相对稳定,但国家依然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在这个时期,胡铨作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恢复中原,因而在朝廷上备受排挤。然而,他的才华和抱负并未因此而熄灭,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文学创作。
在诗歌创作方面,胡铨注重表达个人情感,抒发忧国忧民之志。这首《次张伯麟庆符》正是他在游览四川时,有感于当地的山水风光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写下的一首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内外交困局势,以及胡铨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