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州端老
平生不识澥渤岛,入海要看蓬莱山。
向来同是灾荒客,今我海南君海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生平:一生的意思,这里指作者自己的一生。
2. 不识:不知道、不了解的意思。
3. 澥渤岛:旧时对海南岛的称呼,因为它是海中最大的岛屿,所以被叫做“澥渤岛”。
4. 入海:到达海边或海域深处。
5. 要:表示意愿、打算或者希望。
6. 蓬莱山: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为海上仙境,后世常用来比喻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7. 向来:过去的意思,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
8. 同是:同样都是。
9. 灾荒客:因灾荒而流离失所的人。
10. 今我:现在的我。
11. 海南:这里指海南岛。
12. 君:你,指代对方。
13. 海北:这里指渤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胡铨以平生的宏愿和旅程开篇,表达了出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险精神。诗人借用了“澥渤岛”和“蓬莱山”两个传说中的神秘仙境,表达了其对陌生世界的向往。这两句诗既具有哲学意味,又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接下来两句诗作者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揭示了他们共同面对灾难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虽然他们都身处困境,但诗人依然保持达观的心境,坚信未来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这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新州端老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新州端老》,是南宋爱国诗人胡铨所著。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0年前后,正值胡铨的壮年时期。胡铨当时在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担任地方官职,与当地官员端老相唱和。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胡铨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因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贬谪到新州。尽管遭受挫折,胡铨依然坚定地支持抗金事业,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变。这首诗歌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这个时期,南宋正面临金国的侵略威胁。在国家危亡之际,许多士大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胡铨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首《和新州端老》中,胡铨以高昂的斗志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新州山水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