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池即事
小园聊日涉,鸥鸟共忘机。
笋长畦丁喜,春余菜甲稀。
幽花禁雾雨,翠筿澹风漪。
步屧横塘路,游鱼觉昨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区里漫步度过闲暇时光,与海鸥共享这份宁静无邪的美好。
田里的竹笋茁壮成长,农夫们满心欢喜;春日逝去,菜园子里的蔬菜渐渐稀少。
静谧的花朵在烟雨朦胧中盛开,翠绿的竹子在微风涟漪中婆娑摇曳。
沿着池塘边的小径漫步,水中的鱼儿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往日的无知。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东池:即东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为国子监所在地。
2. 小园:指东湖边的园林。
3. 聊日涉:意谓在闲暇的日子里涉足游览。
4. 鸥鸟:水鸟,常群居于江河、湖海近旁。此处借指悠闲自得的生活。
5.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指无邪念、无忧无虑的生活。
6. 畦丁:种菜的园丁。
7. 春余:春天的末尾。
8. 菜甲:蔬菜的叶子。
9. 幽花:指生长在隐蔽处的鲜花。
10. 禁雾雨:禁受住雾雨的侵袭。
11. 翠筿:绿色的竹子。
12. 澹风漪: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波纹。
13. 步屧:行走。屧,古代妇女穿的高底木鞋。
14. 横塘:指湖泊。
15. 游鱼:池塘中的游鱼。
16. 觉昨非:觉得昨天还过得去。这里形容鱼儿的自由自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身处东池时宁静愉悦的田园生活场景。“小园聊日涉,鸥鸟共忘机”,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灵共同享受这份宁静的生活态度。“笋长畦丁喜,春余菜甲稀”则表达了春天即将离去,田园里的蔬菜逐渐稀疏的景象。诗人以“幽花禁雾雨,翠筿澹风漪”表达了对雨后雾气渐消,水面波纹荡漾的自然景象的欣赏。在整首诗的结尾,“步屧横塘路,游鱼觉昨非”则借游鱼之口道出诗人对于昨日已逝,今日重生的哲思。这首诗充满哲理和隐喻,生动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安宁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池即事》是南宋诗人胡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在东池边度过的美好时光。胡铨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为主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孝宗在位期间(1163年-1189年),正值南宋中期。这个时期的宋朝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金兵的威胁,国家的边疆局势仍然紧张。
接下来,我们来看胡铨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胡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至江南地区。在这里,他得以欣赏到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并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东池即事》正是其中之一。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同时间段内时代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自然风光优美。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来到江南寻找灵感,留下了许多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名篇佳作。胡铨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诗人,也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赞美江南风光的作品。
去完善